载入中.......................
    载入中.......................
博客公告
    载入中.......................
时间记忆
    载入中.......................
博客登陆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留言
    载入中.......................
博客相册
博客好友
    载入中.......................
友情连接
博客统计
    载入中.......................
一起终洗塔重大爆炸事故案例 | 2014-8-25 9:06:00

  事故概况

  2004年月12301420,吉化公司化肥厂合成气车间发生终洗塔爆炸重大事故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重任,终洗塔报废,部分阀门管线损坏,厂房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12309时,操作工赵某检查3号汽化炉温度后,认为温度偏低,要求氧压工加大送氧量后,汽化炉炉温由1277℃提升至1293℃,以后3h内操作工再没有进行过温度检查。12时,班长李某在检查时发现炉温已经升至1800℃,在采取降温措施无效后,立即请示总调度停车,1240分,启动停车按钮。停车后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分析工、检修人员等进入现场,研究超温原因,1小时40分钟后终洗塔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设备情况:设计压力3.2Mpa;设计温度120℃;工作介质为裂化气、水;封头及筒体材质1Cr18Ni9Ti;封头厚度20mm;筒体尺寸1200mmX11400mmX18mm;裙式支座。

  A事故直接原因

  (1)操作工赵某在提高了3号气化炉温度后,根据艺流程和过氧应起的化学反应,3号炉过氧超温,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和氢气。12403号炉停车时, 2号终洗塔关闭入口阀门和其他与系统相连的阀门。但此时1号终洗塔与2号终洗塔出口相连的阀门仍处于连接状态,在洗涤过程中将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带走,冷凝水蒸汽,使得2号终洗塔内的过剩氧、一氧化碳、氢气的浓度逐渐提高。同时1号终洗塔终的裂解气(一氧化碳、氢气)逐渐通过止逆阀进入2号终洗塔内,直至达到爆炸范围。

  (2)根据炉内自动记录仪显示,10时炉内最低温度以达1386℃,超过最高允许操作温度。11时,炉内3各测点温度分别升至1548℃1566℃1692℃12时,炉内三测点温度分别升至1656℃1800℃以上(该表最大量程为1800℃)。从930分至1240分紧急停炉,操作人进行虚假记录,没有发现3号气化炉长时间超温、长时间过氧的现象,未采取任何有效调温措施,使得在号终洗塔内积存大量的过剩氧,同时含有蒸汽清洗后形成的高浓度一氧化碳、氢气,形成爆炸的混合气体,造成2号终洗塔在3号气化炉停车1小时40分钟后发生爆炸。

  B间接原因

  (1)合成气车间有关人员对工艺管理不严, 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认真,对重要工艺参数监督检查不到位,疏于监控。

  (2)合成气车间的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合理安排值岗人员,没有合理组织安全生产。

  (3)合成汽车间有关人员对设备性能及工艺流程不熟悉,对气化炉内部过氧引起的后果不清楚。

  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

  (1).落实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工艺纪律,加强管理,对重要工艺参数监督检查到位,时时监控,坚决杜绝虚假记录。

  (2).加强岗位培训,任职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及工艺流程,对气化炉内部过氧引起的后果要有深刻的认识。

  (3).按照该设备操作规程,出现严重超温、系统严重过氧时,应采取气化炉系统放空卸压,同时进行充氮气置换。

  (4).进行设备安全装置改造,对关键部位和环节的测量装置,加入声光警报及其连锁保护控制。

Re:一起终洗塔重大爆炸事故案例 | 2014-8-25 9:07:43
章仁根A事故直接原因
  (1)操作工赵某在提高了3号气化炉温度后,根据艺流程和过氧应起的化学反应,3号炉过氧超温,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和氢气。12时40分3号炉停车时, 2号终洗塔关闭入口阀门和其他与系统相连的阀门。但此时1号终洗塔与2号终洗塔出口相连的阀门仍处于连接状态,在洗涤过程中将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带走,冷凝水蒸汽,使得2号终洗塔内的过剩氧、一氧化碳、氢气的浓度逐渐提高。同时1号终洗塔终的裂解气(一氧化碳、氢气)逐渐通过止逆阀进入2号终洗塔内,直至达到爆炸范围。
  (2)根据炉内自动记录仪显示,10时炉内最低温度以达1386℃,超过最高允许操作温度。11时,炉内3各测点温度分别升至1548℃、1566℃、1692℃。12时,炉内三测点温度分别升至1656℃、1800℃以上(该表最大量程为1800℃)。从9时30分至12时40分紧急停炉,操作人进行虚假记录,没有发现3号气化炉长时间超温、长时间过氧的现象,未采取任何有效调温措施,使得在号终洗塔内积存大量的过剩氧,同时含有蒸汽清洗后形成的高浓度一氧化碳、氢气,形成爆炸的混合气体,造成2号终洗塔在3号气化炉停车1小时40分钟后发生爆炸。
  B间接原因
  (1)合成气车间有关人员对工艺管理不严, 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认真,对重要工艺参数监督检查不到位,疏于监控。
  (2)合成气车间的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合理安排值岗人员,没有合理组织安全生产。
  (3)合成汽车间有关人员对设备性能及工艺流程不熟悉,对气化炉内部过氧引起的后果不清楚。
By:章仁根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原创 | 2016-9-6 21:10:51
原创(游客)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70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f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e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d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c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b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a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9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8 http://njryw2017.lofter.com/post/1e5a85e5_c3e9767
By:原创(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原创 | 2016-9-28 20:45:36
原创(游客)http://bjseoywj.lofter.com/post/1e66bf3e_c710869 http://bjseoywj.lofter.com/post/1e66bf3e_c70f438 http://ywjseo.lofter.com/post/1e634752_c652dcc http://seogsywj.lofter.com/post/1e634756_c6df2fa http://seogsywj.lofter.com/post/1e634756_c6df264 http://ywjseo.lofter.com/post/1e634752_c651b21 http://njseoywj.lofter.com/post/1e634754_c69a3ca http://seogsywj.lofter.com/post/1e634756_c6de02c http://wztgywj.lofter.com/post/1e65f473_c6ef55a http://ywjseo.lofter.com/post/1e634752_c651c51
By:原创(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原创 | 2016-9-30 15:27:44
原创(游客)http://rywywj.lofter.com/post/1e6a80c3_c824064 http://rywywj.lofter.com/post/1e6a80c3_c8027ab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155ec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0f832 http://rywkdks.lofter.com/post/1e698063_c7f69c1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0d172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1549d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14d53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0f921 http://rywywj.lofter.com/post/1e6a80c3_c8028be
By:原创(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易安

博客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