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汉族传统节日,时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当时介子推与晋文公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此俗因与清明节相连,自唐以后,遂与祭奠祖先、郊游扫墓活动结合,逐渐融汇成一个节日,民间有“望绵(山)日”、挂子推燕(用柳条串起的燕状面饼,挂于门),吃清精饭、煮桃花粥以及打秋千、打毯、拖钩、斗鸡等娱乐风俗。
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寒食节原本是专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之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隋唐之前,过寒食节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确定在寒冷的隆冬季节。这一时期的清明节还仅仅是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清明节与寒食节当时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经过历史演变最终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期间,随着唐代各种生存环境改善和官方的提倡参与,寒食节活动项目与普及范围出现空前极盛时期。尤其在唐王朝颁行的《开元礼》中增加了开元敕令中讲的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后,从此寒食节扫墓活动逐渐替代了禁火冷食,成为节日中的标志活动项目。这一时期,尽管过寒食节活动内容多,节假日时间长,活动许多是在清明节令期间,但国人表述过寒食节无论是官文书,文人作品,还是民间称谓,都还使用的是“寒食”二字。宋元金辽时期,国人过寒食节盛况一些项目要超出唐代(如官府组织赋诗、馈赠、赏花、祭陵及节假日延长),寒食节主要活动项目由扫墓逐渐向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化。
因寒食节项目长期在清明节令期间开展活动,这个时期一些活动项目(如禁烟、扫墓、斗鸡、赏花等)有时称“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大诗人苏东坡被贬在黄州第三个年头的诗作,一首写“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另一首又写曰“临臬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奇特时期(寒食节“张冠”常被清明节“李戴”,反之“李冠张戴”也有例举:过清明即开的牡丹花名品“满园春”,又被人们称“一百五千叶”、“寒食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