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监控、检测技术的加强,化工设备检修的频次不断减少,但日常的设备检修、维护不可避免,尤其是进入受限空间内进行作业,由于其作业条件复杂、有毒有害物质清理和置换困难等特点,在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作业风险很大。所谓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生产或生活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一、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1、物体打击
许多受限空间入口处往往设有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其安全意识不强,监护人监护不到位,在传递工具或打开窨井盖、釜盖等过程中发生物体打击伤害。
2、中毒或窒息
大多受限空间需要定期进入进行维护、清理和定检。与这些设备连接的有许多管道、阀门,倘若安全措施不落实,未打盲板,阀门内漏,置换、通风不彻底,氧浓度不合格,往往给有毒有害物质和窒息性气体以可乘之机,滞留在受限空间内致使作业人员中毒或窒息。也有一些窨井、地窖、化粪池等在发酵菌的长期作用下,有毒气体产生、聚集,致使作业人员中毒。
3、高空坠落、机械伤害
受限空间内作业条件比较复杂,如凉水塔、聚合釜内设有喷头、支架、搅拌器以及一些其它电气传动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的误操作、安全附件不齐全以及风力、高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
4、触电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往往需要进行焊接补漏等工作,在使用电气工器具作业过程中,由于空间内空气湿度大电源线漏电、未使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选型不当以及焊把线绝缘损坏等,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伤害。
5、爆炸
由于通风不良,受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挥发的可燃气体在空间内不断聚集,当其达到爆炸极限后,遇明火即会发生爆炸,造成人员、设施的损害。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通常是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同时进行作业,当事故发生后,由于人的心理原因以及其他因素,同作业人员或监护人,不佩戴任何防护用具,急于将受害者救出,从而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7起生产安全事故由于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由最初涉险7人,最终导致29人死亡、14人受伤,教训极其深刻。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教育的问题
部分企业培训工作不到位,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职工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对所从事工种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不了解。部分工程项目通过层层转包等方式由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人员实施作业。一些从事清污作业的企业,对长期封闭空间或废弃物、液堆积空间可能造成缺氧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不足,从业人员缺乏相关常识,作业程序不规范,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未对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盲目进行作业。
2、管理的问题
一些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相关的安全规程不健全,无风或微风作业,没有对长期停产或废弃的巷道、作业现场进行气体监测和分析,发生事故后不采取安全措施,违章盲目施救。未按相关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响应的资质和能力,在实施受限空间作业时安全措施制定不全面、落实不到位,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3、救援或应急器具配备不足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规定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毒面具、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也没有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
4、安全投入不足
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监管不力,防护器材和安全设施维护不到位,造成防护器材和安全设施的缺失、缺损,起不到应有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5、预案及演练缺乏针对性
部分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空洞,应急处置措施不周详。预案演练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在应急抢险方面未形成统一的处置、救护步骤,演练实效性较差。
三、管理控制措施
针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采取多渠道消除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将危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1、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应急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中毒、窒息等事故可能发生的场所、危害性、特点,掌握自救、互救知识,防止盲目施救。特别是要加强对从事清淤、维修作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和完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各类清污作业人员在进入污水管道、窨井、污水泵站、污水池、纸浆池、粪池、地窖等场所进行作业时,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许可程序、安全规程、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加强现场监护,随时检测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变化情况。同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3、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避免因建设项目层层转包导致出现安全监管缺失、管理盲区等情况。对转包工程应强化安全监管,明确转包方和承包方各自安全职责,严格落实相关单位、人员的安全责任。
4、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应急能力。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从业人员配备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定期检查防护、救援器材,保证其处于热备状态。不断完善安全设施,实现本质安全。
5、科学开展应急演练。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使职工熟练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熟悉单位以及本岗位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单位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
四、作业过程控制措施
1、检修前
检修前必须进行设备交出,对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教育,重申有关作业的规章制度,告知作业人员此次作业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明确作业任务、检修方案。严格落实安全措施,检查所有作业工器具是否有缺陷,包括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电动工具、扳手和钳子等。检查有关动力电源是否切断,验电效果如何。对所有的移动式电气工器具应配备漏电保护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等应填平或铺设盖板,也可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夜间必须设警示红灯。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确保畅通无阻。夜间作业必须备有足够的照明灯具。
2、检修中
参与检修的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电气作业应遵守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作业过程中,如感觉不适、生产异常或突然排放物料,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作业场所,待重新确认安全措施后方可继续从事作业。
3、检修后
检修后项目负责人及作业人员应对检修项目进行确认,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留在作业场所。因检修拆除的盖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正常。检修所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应及时拆除,现场清理干净。并进行设备交出。
五、作业安全措施
在进行受限空间检维修作业过程中,严格办理各类作业票证,针对每一项有危险性的作业活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项目负责人、监护人以及各级安管人员要各司其职,确保安全控制措施落实以后进行作业。
1、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阀门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阀门进行隔离。作业前应切断所有与设备相连的动力电,并在操作按钮上悬挂“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确保氧含量19.5%以上,并进行彻底清理,对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进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必须用压缩空气进行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持续向受限空间通空气,防止罐内缺氧。定时检测,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每小时分析一次,并采取可靠通风措施。
3、作业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受限空间入口周围的工器具,确需递送工器具时要用绳索吊送,严禁上下抛掷。进入受限空间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灯具和工具。
4、受限空间内照明电压应使用小于等于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使用小于等于12V的安全电压。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保证线路绝缘良好。
5、现场要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必须是无职业禁忌症的健康人员,酒后或带病人员严禁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6、进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严格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不得随意离开现场,如果作业人员晕倒,也可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抢救。受限空间内登高属于特殊登高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将安全带挂钩挂在合适的位置(注意不要挂在传动设备上),符合高挂抵用的使用要求。
7、进受限空间内进行抢救时,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方能进受限空间内实施抢救。
8、不准向受限空间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使用电气焊作业时,焊具必须安全可靠,完整无损,使用气焊割具时,随用随放,用后立即提出罐外,严禁在罐内存放。电焊机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保持焊机的干燥和清洁,电源线和接地线符合使用要求。
9、受限空间内存在的有毒有害物料确实无法处理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