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赵氏塔基”故事
“赵氏塔基”故事
很难相信,发明“赵氏塔基”的是个泥瓦匠,他是北京昌平人,叫赵正义。
赵正义做瓦工时,就爱钻研,创造了室内抹灰护角制作的新工具和新工艺,被收入《砖瓦抹灰工实用技术》和《建筑施工手册》。1997年,赵正义所在的建筑公司要淘汰落后的轨道式塔机,准备引进最新的固定式塔机。在市场考察中,他发现国内外固定式塔机虽然型号、性能千差万别,但有一点相同,它们采用的底座——塔基无一例外都是整体现浇混凝土基础,无法重复利用。也就是说,施工结束后,轻则二三十吨,重则一二百吨的塔基就被留在地下,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成为地下管线的障碍物。即使爆破清运出去,也是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垃圾。
赵正义算过一笔账,整体现浇混凝土塔基的平均使用寿命不足半年,而已知的混凝土寿命在100年以上,资源利用率不足1%。50年塔基投入的成本相当于塔机售价的五六倍。他把这个,叫做“买得起马,配不起鞍”,“改变这种传统塔基是世界性难题,连发明这种塔机的外国专家都解决不了。”这是他向50多个国内塔机厂家技术部门咨询得到的答案。在考察一家大型塔机厂时,他热心地与该厂总工程师探讨能否改变传统塔基的问题。当对方得知他是个小人物,用带有奚落的口吻说:“我们这些搞了几十年的专业人员、有职称、有学历的人都没敢想,你还敢妄生对传统塔基变革的念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正义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就设计生产出了第一套由13件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配组合的塔机基础。在新型塔基使用过程中,赵正义指定专人每天定时对塔式起重机进行观测。转眼6个星期过去了,楼已盖到第四层封顶,塔式起重机使用正常。这个独出心裁的创新,一举突破了周期移动使用机械整体浇筑混凝土基础的传统技术,世界上第一套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赵氏塔基”的第一代产品诞生了。
赵正义将“赵氏塔基”升级换代9次,已申报102项专利,其中49项发明专利。这期间,10位数的计算器用坏了11个,报废了3台电脑、4台复印机,用掉的复印纸、图纸达4吨多。目前“赵氏塔基”已经升级为第九代技术,在基础占地面积、混凝土构造体积、地基承载力条件、安装、拆解时间、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六大方面综合指标,都达到世界独有的最先进水平。在国内,已经推广应用到22个省市的53个地区。这一发明使塔机基础变成了预制构件组合的、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新式基座,彻底破解了传统沿用的整体现浇混凝土塔机基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世界性难题。
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对赵正义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赵正义的自主创新业绩,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亿万劳动者的创造力。
工人出身赵正义,竟然成了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