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浅谈“沉重与卸载”的关系
浅谈“沉重与卸载”的关系
——读《放下沉重,脚步才会轻盈》有感
孙守仁
初读这篇卷首语,我就被“沉重与卸载”的精辟论断黏去了目光。再细细咀嚼,确实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收获多多。文章道出了“沉重与卸载”二者的辩证关系,使我顿开茅塞,深深感悟。
文章写得轻松、自由,犹如“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之感。所列举的事例,又深入浅出。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抓住了事物的“核”。我曾也听到这样一则寓言,说有个两个人过河,身上背有贵重的东西,他俩越走,河水越深,背上的包袱越发沉重,是舍弃东西,还是保住性命呢。一个选择其贵重的东西,结果他沉入了水底,而另一个,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顺利渡过了这条河。以前,对此寓言,我没有深究,更未多想,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深睿的哲理。但话又说回来,这篇文章之所以讲“沉重与卸载”的道理,必定有其缘由,我觉得,是警示,还是启迪;是规劝,还是教导,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我也是凡人,但也有其看法:其一是学会“卸载”,不被包袱之所压,不被烦杂事物之所困,就算聪明人。应该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比如,企业改制了,变国营为民营,职工下岗了,如果我们仍抱着“铁饭碗”,在那里发着牢骚,生着气,甚至不能自拔,或自暴自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反之,卸掉身上的“包袱”,自寻出路,柳暗花明,有的脱胎换骨,有的挣上大钱,其乐融融。所谓卸载,就是看得开,不被烦杂事物之所缠,步履轻盈,轻装上阵,前面便是一片艳阳天。其二是学会“解脱”,不钻牛角尖,另辟蹊径,重新上路,开辟新天地。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如果仍沿袭的老路,可能会积重难返,甚至会走进死胡同。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变换思维方式,去创新,去登攀,别有洞天在眼前。国家是这样,每个人也是如此。如果老是计较个人恩怨,不卸掉身上“包袱”,迟早被“沉重”所压垮,抖擞不起精神,成为其废人。其三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有的人满腹牢骚,被困难吓倒了,似乎看破红尘,世界变得黑暗。我觉得,人若生活在小“我”之中,肯定是封闭的,见不到阳光的,自然是牢骚满腹,岂能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解决困难的钥匙,寻找出路。其四是新陈代谢,不断更新,塑造鲜活的“我”。人每天都要排出糟粕,补充新鲜的营养,才能生存下去。人的思想也是如此,如果老是抱有旧观念、旧思想、旧框框,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天天找气生,这样的人,也快走到生命尽头了,迟早被社会所淘汰。其五是敢于扔掉“沉重”,敢于解剖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反之易被社会所抛弃。实际上,“沉重与卸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好比人体内的垃圾越多,排泄不出去,会长病的。人们的思想也是如此。社会大生产,决定人们必须摒弃小生产观念,与时俱进,丢掉旧思想,开拓进取,塑造鲜活的“我”。
这篇文章的看点:是焕起人们解放思想,甩开包袱的羁绊,敢于打破坛坛罐罐,将自己涌进改革的大潮,作新时代的弄潮儿,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鞍钢一线职工李超那样拼搏,那样创新,去开辟一片新天地,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