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煤矿小说应该这样写(原创)
煤矿小说应该这样写
●孙守仁
刘庆邦的短篇小说《清汤面》,我拜读之后,像吃了一碗热汤面,心里热乎乎的。小说把我带进了沸腾的煤矿,我好像见到了窑哥们,见到了伟大的矿嫂。读了刘庆邦的小说,我很想说,就应该像他那样写煤矿小说。
我读过很多刘庆邦的小说,也曾聆听过他的教诲。尽管如此,我的煤矿小说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写什么。写矿工挖煤的场面,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但假如这样写,并不能真正反映煤矿的真实面貌,人物形象不是活生生的。这样的作品,没有可读性。我在创作上曾走过一段弯路,我笔下的矿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矿工,连自己都感到不像窑哥们。读刘庆邦小说,扑面而来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他把注意力放到生活上,触摸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思想。
二、内容。人物命运不能离开家庭,离开社会,否则,就太孤单了,太绝对化了,没血没肉的小说,有谁愿意看呀。《清汤面》中,向秀玉给女儿喜莲三块钱,让她中午放学后到饭馆吃一碗清汤面。饭馆老板不要钱,喜莲把这事告诉妈妈,妈妈不让,最后找到女老板,说明缘由,非把钱还给人家。作者是在用细节说话,以此塑造矿嫂形象。我觉得,煤矿的一切都可以渗透到小说之中。如果我们离开生活,离开特定的环境,人物的形象很难丰满起来。
三、人物形象与生活。作者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基于生活本身,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活灵活现地展现向秀玉的风采,非常可爱,令人尊敬。这使我不禁想到,无论是哪个行业,都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把人物置于生活之中,形象自会跃然纸上。
四、小说的灵魂。人物的思想就是小说的灵魂。人物的思想,不是靠说教,而是融入生活之中的。《清汤面》中,有这样一段话:“矸石是乌涂的黑灰色,暗淡无光。块状的物质从面前的皮带上流过,她目光一扫,就把隐藏在煤块中的矸石捕捉到了。煤是轻的,矸石是重的,哪怕向秀玉闭上眼睛,只用手稍一衡量,就可以分清哪是煤,哪是矸石。”寥寥几句话,就让人物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