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杂谈:少一些“马后炮”,多一些预防为主
或许我留心安全生产报道,或许我对事故处理比较留意,我总结这样一条规律: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必停产整顿,必下红头文件。其目的是引起高度重视,防止事故继续发生。我认为,停产整顿也好,下红头文件也罢,都是防止事故漫延的趋势,堵住安全漏洞,治理安全隐患,无可非议。笔者认为,应少些马后炮,多一些预防为主。其原因是这样的。一是发生事故是要积极处理,甚至是劳民伤财,但何不把精力用在预防上呢?事实并非如此,无论那里发生较大事故,上至惊动国家领导人,下至省市县的领导,他们纷纷出现在事故现场,出谋划策,商议处理事故的办法,或营救井下(场所)被困人员,体现了以人为本。我是说,我们省市县领导,何不在事故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企业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重视,比如资金、人力财力的支持。二是亡羊补牢。这措施,那要求,似乎头头是道,既全面又具体。然而,我觉得,要求是要求,措施是措施,关键是抓落实。否则成了一纸空文。三是有雷声大雨点稀之嫌。领导对安全重视程度,无与伦比。真正落实的有多少?往往是说的多,做的少。三是对事故产生原因重视不够,注意力放在事故当事人,对深层次的安全问题提的少。四是事故过后,所属企业或事业单位,肯定来一轮停产整顿。接着,就是红头文件。仔细查一查,我们制定的安全文件有多少?不要学熊瞎掰苞米,要严肃文件,要前后统一,不能互相矛盾。比如,干部下井跟班制度。笔者在六十年代初期,井口就有代班井长,采掘队有队长跟班,早已形成制度。事隔四五十年,重提干部跟班下井。五是“马后炮”应针对领导,不应是给工人的。有些事故原因,是干部失责或渎职造成的。
预防为主,并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上。第一,预防为主,首先是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这是个系统工程。要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第二,要加强硬件的投入。我所说的硬件是指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比如说,煤矿“生命舱”的设置,采掘工作面要设多少个。往往提到资金,有的矿长肯定会说,我们手中没有钱呀!可见,对预防为主的投入,并非容易,他们得拖就拖,迟迟不动。第三,企业是重生产轻预防。在生产上敢入投入,若在预防上,可就不一样了。 第三,安全检查应把预防为主提到日程,衡量一个企业安全状况,预防为主做得如何,应是很重要的。第四,安监部门也应加大预防为主的宣传,并加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