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拍摄的事发煤矿瓦斯抽放站。当日5时45分,贵州省盘县松河乡松林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1人死亡。目前,现场救援和善后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记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时当班在井下作业的矿工共有19人,其中10人在井下遇难,9人升井。升井后在送往医院救治的途中其中有一人因救治无效死亡,目前事故的原因专家组正在进一步的调查。
冬季煤矿业都要“打老虎”,都在抢最后一碗羹;有人说:冬季煤炭需求市场旺盛,为了利益,地方政府“心慈手软”,企业麻痹大意。规章不少,制度不少,就是落实监督少!希望面对这一次次血的教训,政府别再“软了心”,更别拿了别人的“软了手”。我比较认同:
每一起矿难,尽管新闻要素上各有不同,但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和失去亲人的悲痛。细数每一年冬季重大矿难事故,除部分地区存在着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灾害严重等客观因素外,几乎每一起矿难背后都隐藏着相似的脉络,那就是“生命线”与“巨额利益”的博弈;落后的工业文化和安全文化的认知;生存文化和文明文化的“斗争”。
矿难一出来,有人哭泣,有人骂,有人祈祷,有人说三道四,有人浮想联翩,感觉总是不解决“问题”。有人说:矿难回潮的直接原因是地方政府“心慈心软”,企业麻痹大意;阶段性原因是粗放型增长,致矿难与GDP同增;根本原因是安全基础极为薄弱。我认为是“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的痼疾,这是我们国人在安全生产中“随遇而安”的文化隐患。消除这个隐患,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改造。煤炭需求量增加不该是政府“心慈手软”、企业违规生产的“挡箭牌”。官商利益共同体、安全责任主体不到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意识落后等也许是隐藏在背后的真正原因!
报道引述国家安监总局发言人评点矿难的话说,安全生产存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和“整顿关闭不到位”三大问题。报道还以近日矿难中“几只烟头”、“两次合闸”、“一个缺陷”的分析,告诉人们“细节决定生死”……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矿难原因,是想指出:所有这些,无不与人的思想、行为相关联;矿难回潮,说到底是有人不作为、不负责任,是“漠视生命”的结果。
我们不能总是用这样的字眼:中国冬季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生产企业超产冲动强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照此说法,这一系列矿难就是季节性多发吗?煤炭需求增加就该超产、违规生产吗?
慈悲的人会说:进入冬季用煤高峰期,地方政府更该加大监管力度,保证煤炭的安全、合格供给。提高产量是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应深入到各个煤矿,保障每个细节的安全运行。取暖要用煤,但烧着矿工兄弟用鲜血换来的煤,百姓们也痛心!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洛阳安环师:http://www.esafety.cn/blog/wll/34024/index.html
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