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苦辣酸甜(5)
别就事论事(5)
我很注意安全文学的发展走向,也常在报刊上浏览安全小说(可惜发表园地太少了,凤毛麟角)。有些小说,写得不错,人物形象树立起来,但绝大部分是就事论事。说白了,就是新闻的翻版,只不过人物名字不是真的罢了。有个文友跟我交谈安全小说怎么写,他认为,小说中有安全事件或加进去安全的事例,便是安全小说了。其实,他这种说法,有一定代表性。我觉得,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情节是虚构的,细节必须是艺术的真实,否则,那不叫小说。如果题材涉及到安全生产,则归类为安全小说,未免牵强附会了。从我写小说的二三十年(我以写工业题材见长),因我长期在工矿工作和生活,所熟悉的走窑汉,还有橡胶工,他们都都是重工业的劳动者,他们工作在艰苦甚至是危险的生产一线。然而,有的因不注意安全生产,结果造成伤残,这是悲剧,值得我们去引导。我觉得小说(包括安全文艺)都要侧重于人的思想和灵魂,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来支撑,恐怕就不是小说了。我在网站或在报刊上看到过这样的小说,也就是就事论事的小说,那么,这样小说表现有哪些呢?一是概念化。从安全事故中截取片断,先抑后扬,最后避免了事故。这样的小说,看了开头,就知其结尾了。二是脸谱化。凡是安全小说的人物,都是黑脸包公,敢说敢管,制止或避免了一次次事故。三是雷同化。有的小说的人物,特点不突出,似曾相识,好像是一个妈生的,都姓“安”。实际上,并非如此。四是简单化。情节过于简单,细节过于平淡,没有吸引读者的地方。正因如此,语言很难生动活泼,大有千人一腔之嫌。
如何避免就事论事?并非一两句话说清楚。以我的体会,必须对安全的现状、发展态势以及未来走向,有个大体的了解。应该把精力用在人物的刻划上,用在主题的深化上,用在情节的发展上,用在细节的描写上。我觉得,安全小说也是小说,而不是安全新闻,如果从概念出发,这样的小说可以批量生产,那还有什么意义呢?非但读者不爱看,连自己都觉得没意思!有志于安全小说创作的,千万别犯这个毛病,不能就事论事。是小说,而不是杂感;小说属于形象思维范畴,而杂感则是逻辑范畴!呵呵!班门弄斧了!
(下期题目:如何塑造小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