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震区72小时救援之外的记忆(10月作品)

  10月7日晚22时许,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立即启动跨区域地震救援应急预案,调集13个支队868名官兵,132余台消防车和35条搜救犬,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抢险救援装备,采取空运和陆路运输的方式,快速投送兵力,赶赴震区开展救援。笔者也跟随救援队伍第一时间抵达震中,亲历了这场救援行动,几天来,关于消防官兵在救援一线全力搜救排险的报道很多,而救援背后还有很多为保障救援默默付出的人和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是红旗车驾驶员

  徐锦江是总队机关车队一名驾驶员,从昆明到震中永平镇,518公里,小徐驾驶着总队战勤保障车,一路行驶,安全抵达。由于保障车体积大,车身笨重,加之从普洱到景谷路况不好,前往震区车辆多,形势复杂,小徐一方面要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又要快速抵达震区,他坚持驾驶15小时,终于安全抵达震区。笔者在与他闲聊的时候,问他辛不辛苦。他坦言,辛苦是一定的,但是为了早一点抵达震区,只有加紧行驶。又要确保安全,所以警力必须高度集中。10多个小时下来,确实觉得很疲惫。但是作为一名被多次评为红旗车驾驶员的老同志,如果连这点任务都完成不好,有愧“红旗车驾驶员”这个光荣称号。像小徐这样有着丰富驾驶经验,技术过硬的驾驶员,活跃在震区,往返于震中各乡镇、村寨的道路上,拉载着战友们和救援器材,深入一个又一个自然村,为快速展开救援奠定了基础。他们在救援之余,总是蹲坐在指挥部帐篷里,盯着指挥部墙上悬挂的景谷县行政区划地图,熟记通往各乡镇的每一条道路。

  我在震中,为您报道

  地震发生后两小时,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与震中景谷大队大队长王宗全进行了电话连线采访,在随后的72小时,央视74次报道消防官兵在震区开展救援的工作情况,《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晚间新闻》等栏目都连续做出报道。新华社、《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等中央级报刊刊发反映消防部队参与救援的稿件50篇。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上千条,互联网门户网站刊载330余条,推送微博微信1170条。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宣传工作者的艰辛工作分不开。地震发生后,总队防火部宣传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宣传预案,成立了前方和后方宣传工作组,火速赶往震区随队开展宣传,拍摄收集第一手图片和影视素材回传后方宣传组,第一时间为强化媒体联动,快速、有效、有力地占领主流媒体阵地。

  和所有地震救援遇到的困难一样,此次景谷地震救援宣传报道,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传输的问题,宣传组的同志们要记录官兵们深入一线救援的珍贵画面,还要赶到有手机、互联网信号的地方把素材回传,抢抓第一时间。一天救援任务结束后,官兵们休息了,宣传组的同志们还要整理当天拍摄的素材,写稿子,工作任务繁重程度不亚于救援的官兵。

  永不消失的电波

  10月8日凌晨4点,总队全勤指挥部抵达震中永平镇,为确保指挥调度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畅通通讯渠道成为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总队移动指挥车由于车身超大超长,为确保安全,行驶速度较慢,在全勤指挥部到达震中的时候,指挥车还在从昆明赶赴普洱途中,快速搭建前方指挥部通讯网成为当务之急,通讯保障组的同志们克服电压不稳定、指挥部所在地卫星搜对困难等因素,利用动中通卫星链路和卫星便携站迅速搭建起前方指挥部通讯网,确保每天晚上前方指挥部与后方指挥部视频会议的顺利召开和与省政府应急办的图像传输。在移动指挥车赶到之后,又利用移动指挥车和4G设备,进一步把通信范围扩大,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

  厉兵秣马谋打赢

  此次地震救援,总队一次性调集全省13个支队868名官兵、赶赴救援,132台辆车,35条搜救犬,这么一支庞大队伍的车辆保障、油料供给、器材维修、饮食保障、卫生防疫、伤员救治,对战勤保障工作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在经历了鲁甸地震救援的艰苦锻炼,总队战勤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此次地震救援行动,总队调集了饮食保障车、油料供给车、战勤保障车、救护车、淋浴车、宿营车等大量先进战勤保障车辆,全部开赴震中前方指挥部,战勤保障分队的同志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救援和其他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刀亚昆,是普洱消防支队一名合同制消防员,平时负责给支队机关的官兵们做饭。地震发生后,她随战勤保障分队的同志们一道赶赴震区,为参展官兵做好饮食保障。在震中,要保障300多名官兵的饮食,工作任务的繁重程度超乎想象。一份简单的炒土豆片,需要45公斤土豆,仅削皮切片一项工作,战勤保障分队的同志们就要花上两小时。每天为了准备官兵们早餐,刀大姐和战勤保障的战友们要凌晨5点起床,深夜1点才能入睡。刀大姐和战勤保障的同志们一道克服震区停水不便,物资缺乏采买不便,保障人数多等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做好参展官兵生活保障,从两菜一汤到四菜一汤在到六菜一汤,为参战官兵完成好繁重的救援任务做好了饮食保障。当看着战士们吃上热饭热菜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颜,刀大姐也会跟着眉开眼笑。

  我们的小苹果

  许慧这个山东女孩,是普洱市消防支队政治处一名普通干事,地震发生时她正生病发烧,但她毅然放弃留守机会,主动请缨随队奔赴现场救援,在震中永平镇,她与战友们一道深入各村寨搜救排险,完成搜救任务后,战士们都休息了,她在还参与防火宣传、政工激励,与临时安置点的群众聊天交流,教小朋友唱歌。在震中3天,她只睡了几个小时。虽然笔者看到她扎成马尾的小辫日渐枯黄,震区强烈紫外线让她脸颊变得红肿,但耳朵里传来的却是她温婉又令人愉悦的话语,看着她从这个安置点到那个安置点轻快的步伐。傍晚,营地旁的草地上,小许和临时安置点的小朋友们边唱边跳,教孩子们学唱时下最红火的《你是我的小苹果》,看着她给战士们和临时安置点的群众带来的欢乐,大家都亲切的叫她“我们的小苹果”。

  10月8日晚上,在消防部队宿营地空地上,一阵歌声传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快乐------”当天搜救排险任务结束的官兵和一群临时安置点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为一位小女孩过生日。女孩名叫施玉,小名叫莎莎。10月8日正是她8岁的生日,由于家中房屋在地震中成为危房不能在居住,妈妈和她被转移到消防部队宿营地旁的临时安置点暂时居住,消防官兵们在对安置点群众入户走访和开展防火巡查时得知8日是小女孩的生日,但是因为地震、家里的房子不能居住,莎莎在安置点一直闷闷不乐,于是在官兵们的策划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派对在宿营地空地上开始了,除了有一个生日蛋糕和几罐八宝粥、压缩饼干之外,没有其他花样繁多的零食,但是官兵们又唱又跳,“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一轮又一轮和孩子们玩,莎莎终于露出了笑脸。

  震区零火灾的背后

  地震导致景谷县61500余间民房受损成为危房,很多群众都被转移到临时安置点500多顶帐篷集中安置。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生火做饭、生火,条件十分艰苦。中午的永平镇骄阳似火,俨然盛夏,可一到了晚上,气温骤降到只有10度左右,非常寒冷。一些群众为了防寒,会在帐篷里生火取暖,而且帐篷内用电照明等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为了保证震后不发生火灾次生灾害,不让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雪上加霜,指挥部紧急抽调总队工作组和普洱、临沧等支队消防监督员成立巡查队,每天对除设有现场执勤保卫组外的群众安置点开展消防安全巡查。以1个标准帐篷区为单位,设置帐篷消防队,每个帐篷消防队由1名干部、1名文职和3名战士组成,配备小型水罐消防车,灭火器材和必要设备,实行昼夜值班、巡查制度,每2小时对安置点进行一次全面防火巡查,提供消防宣传服务。设立消防便民服务点,由消防官兵24小时驻守执勤;督促安置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规范帐篷、板房搭建和电气线路铺设等工作,着力改善安置点消防安全条件。

  协调各级媒体播出地震灾区防火常识,协调信通部门每天向灾区手机用户发送防火提示短信,提醒广大灾民注意防范灾区安置点火灾和次生灾害;发动受灾地区群众成立志愿消防队,集中进行灾区火灾防控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灭火器材、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引导人员疏散逃生的技能,深入安置点开展消防宣传。

  你们也是最可爱的人(震区群众)

  在震区,笔者每天都被看到的人和事激励着,感动着。

  王子涛今年11岁,他也是临时安置点中最喜欢到消防部队宿营地“视察”的孩子,每天早晨6点半,当战士们起床出早操的时候,他也会跟随在出操的队伍后面一起跑步,用自己稚嫩的嗓音,跟着战士们一起喊出“一、二、三、四”的口号。

  10月9日,当负责对芒腊村就行搜救排险的消防战士完成搜救排险返回村口准备返回宿营地的时候,见到一位老波淘(傣族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类似于“大爷”)一手拎着一个大茶壶,一手拿着一摞小碗走上前来堵住消防战士,大爷把小碗都发到战士们的手上,一面往小碗里倒着自酿的米酒,一面用带着浓郁傣族口音的普通话说:谢谢解放军,谢谢政府来帮我们,谢谢你们,我没有什么招待和感谢你们的,就用自己酿的米酒感谢你们了,祝你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战士们一在推托说在有规定不允许饮酒,老人一再坚持并调侃战士们这个只是“饮料”,最后推托不过,只有带队干部出面喝了一小碗,老人这才开心的笑了。

  方宇,香港施乐会昆明办事处一名职员,同时也是2009年云南消防志愿组织成立以来的第一批消防志愿者。地震发生后,方宇第一时间组织救灾物资驱车前往震中,在做完物资捐献移交后,由主动与总队前方指挥部联系,加入到防火巡查服务队伍中,每天深入临时安置点宣传消防安全常识,检查帐篷区防火公约落实情况。

  像王子涛这样的孩子,那位傣族老大爷,志愿者方宇的故事,在震区每天都在发生, 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