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产实践中,在事件事故中,我们发现人是主体,无论是电线老化导致的火灾还是气阀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泄漏,最终都会归结到人的行为,分析原因也常见说某责任者“注意力不集中”、“头脑发热”、“安全意识淡薄”等等,其实这正是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人是生产活动的主题,所以人的行为也就是事故事件的主题,但是为什么同样的类似的事件事故会屡屡发生呢,为什么大家在一次次安全教育背后,还是安全意识单薄呢,究尤以上的问题,我们展开了问题的分析和调查。
关键词:心理因素 人的行为 心态 安全意识
我们知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PDCA循环的工作,是一个闭环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未遂的事故、隐患、事故事件我们也形成一个由人机料法环组成的网络模式: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为因素;机:机械设备存在的隐患;料:技术质量的验收;法:管理方案和操作规范、标准甚至有我们的考核细则;环:环境因素。但是事故的主控在于人,发生事故最重大的损失也是人,因此,许多事故背后我们不仅要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还要分析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才能找出预防人为原因重复发生的关键。
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时,我们有必要掌握不安全行为的种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心理活动的过程,找出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
1、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称为不安全行为。
2、不安全行为的分类:表1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
A 操作错误 |
12 |
客货混装 |
||
1 |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
13 |
重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
|
2 |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
14 |
工件紧固不牢 |
|
3 |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
15 |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
|
4 |
忘记关闭设备 |
16 |
其它 |
|
5 |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
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
6 |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
1 |
拆除了安全装置 |
|
7 |
奔跑作业 |
2 |
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
|
8 |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
3 |
调整的错误造成了安全装置失效 |
|
9 |
机器超速运转 |
4 |
其它 |
|
10 |
违章驾驶机动车 |
|
|
|
11 |
酒后作业 |
|
|
|
C使用不安全设备 |
I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
|||
1 |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
J有分散注意的行为(聊天、听歌、想心事等工作不专注) |
||
2 |
使用不安全装置的设备 |
K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
||
3 |
其它 |
I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
||
D手代替工具操作 |
1 |
未戴防护手套 |
||
1 |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
2 |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
|
2 |
用手清除铁屑 |
3 |
未穿安全鞋 |
|
3 |
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持工具进行机加工 |
4 |
未戴安全帽、工作帽 |
|
E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
5 |
未佩戴呼吸护具 |
||
F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6 |
未佩戴安全带 |
||
1 |
冒险进入涵洞, |
7 |
未佩戴气体检测仪 |
|
2 |
接近漏料处(不安全设施) |
8 |
其他 |
|
3 |
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
L不安全装束 |
||
4 |
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
1 |
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的服装 |
|
5 |
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
2 |
操做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带手套 |
|
6 |
进入射线作业隐形危险区域 |
3 |
操作旋转设备时,袖口挽起或袖口有线头 |
|
G 攀、坐不安全装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
4 |
其他 |
||
H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
M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
所列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职工伤亡率的分类》GB6441-86中所列的,基本包括了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仔细分析这些不安全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人的心理因素如能力、情感、性格、气质等较为密切的联系。
一、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人)
1.人的性格如何导致事故
表1中所列的不安全行为中,很多与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有关。做了分析调查分类如下:
(1)易激动,做事冲动、喜冒险。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大多属于胆汁质类型的气质。这种人好奇心强,只要有人在语言上、情感上挑逗,就易产生冲动,置规章制度于不顾,在自己不懂、不会、不熟练的情况下,冒险开动他人的设备,或做出其它冒险的事。
(2)文化程度不够、无上进心。这类人在性格上较懒惰,不愿学习,属抑郁型的气质。他们和其他工人一起进厂、培训,但学习上不求进取,动作不熟练,头脑与手脚配合不灵,遇事易慌张,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会导致发生、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3)智能低、无耐心、缺乏自卫心、无安全感。这种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慢,动作迟缓,大多属粘液质类型。他们在工作中接受新事物慢,墨守成规,极易习惯性违章作业。
(4)涉及家庭原因,心境、情绪不好。人是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因而,一些抑郁型的人不轻易向他人吐露情感,闷在心里,造成心境不佳,而在工作中顾虑这些琐事,造成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信号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5)恐惧、顽固、报复或身心有缺陷。造成这种心理状态或情感上的畸形,不仅与人的性格有关,也与社会因素有关。有的人长期生活在不正常家庭气氛中,或政治上、社会关系上受到歧视,会产生心理畸变,在工作中以假设敌为对象发泄自己的愤慨,这种人可能会有意无意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2.人为因素与事故的牵连
(1)人体工效学:工作单调,或单调的业余生活。具有多血质类型的人喜爱新奇的事物,追求刺激,这类人不易在长期、无休止的单调作业中生活。但现在的大生产往往分工较细,简单的工作、单调的作业环境会使这类人感到苦闷,他们要求有新的、未知的东西刺激神经,激发新的热情,否则,就会做出与工作程序不相干的不安全行为来。
(2)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对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证人及时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全面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检维修工作中,大多要求作业人员适当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如在拆卸换热器作业中应时刻注意观察螺栓之间的变化,留意异常的声响。但注意力分散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3)赶任务。主要表现为有限时间内难以完成预期或期望的工作量。一方面是承包商老板为了经济利益,一方面也可能是生产调度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例如:下达任务超能力;受经济利益驱动,所定目标过高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完成难度过大。有些产品的质量也会因此下降,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导致不安全行为增多,事故发生概率随之上升。
(4)从众效应:群体好比磁场,成员好比磁场中的质点,磁力线的方向与磁场强度是由质点共同决定的。一个劳动群体的安全效能是由群体所有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决定的。有些事故看起来虽是出自个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实际上事故的根源在于群体的安全效能太低。
综上所述,各类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心理因素总是有着相对应的关系,首先,企业人事管理者,对承包商用工的挑选岗位要慎重,其次,安全管理者对安全教育中要加入这方面的分析教育,要求班组长不断分析本班组职工的心理状态、性格和个人心里特征,真真落实HSE的观察与沟通的工作,以便在工作中巧妙地进行疏导和利用,在保证安全地前提下,安排好生产。
二、机械设备存在隐患引发的思考(机)
人的因素在人-机-环境整个系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也不能忽视“机”——机器设备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机”的本质安全。即,即使工人有了不安全行为,设备本身的安全保护系统都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并不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没有直接关系,借鉴“蝴蝶效应”:蝴蝶扇翅的能量虽微不足道,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连锁反应,便可能演变成令人惊恐的龙卷风。这一效应反映了复杂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安全隐患虽小,假若不以为然,听之任之,那么隐患的量变最终将质变为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故。
例如:砂轮间距:认为可以继续研磨道具就继续磨,对砂轮间距导致的不可控的因素没有防护和纠正错误的意识。侥幸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员工,工作常常从图省事出发,对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他不去注意,明令严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操作。凭主观感觉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繁琐,盲目作业。
“经验”心理:持这种心理状态的员工多数是凭自己片面的“经验”办事,对别人的劝告常常听不进,经常说的话是“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干,也没出事故”。
综上所述,不安全心理的产生,与作业相关的任何问题得不到解决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导火线,企业各个基层管理都应是相辅相成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需要各方面的管理支持和责任落实。抓紧落实回头看原则就是企业对一些未遂事故,隐患问题整改的最好说明。
三、生产技术质量的安全意识(料)
生产、技术、安全是一个企业的砝码,任何一个减轻重量和管理力度,都会使企业运筹的平台失衡或倾倒,质量意识是一种理性认知成分,指人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人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实际反应或行动,是质量意识和质量情感的外在表现。行为受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影响,又有其独立地位。质量行为直接作用于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在生产现场往往会出现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的现象,比如单纯强调生产和节约成本,单纯强调数量、进度等,都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质量管理到位就是给安全加分,加料要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就必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四、安全管理对安全心理的刺激(法)
不服从安全管理规定,事故隐患的存在不整改,未遂事故的行为等等违章行为,不是单靠标准体系去规范,更需要一把戒尺的鞭策,这个就是我们说的考核,考核力度的加大是为了引起作业人员的重视,在工作实践中,以前的考核100元,200元安全管理者都不重视也不在乎,现在上升到500元,开始有人注意安全问题和安全管理,上升到1000有些人不敢再犯,这就是安全的戒尺,“打下去疼”才有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心了就会记住。
五、环境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环)
1.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我公司的集中作业的月份在夏季,事故多发生在检维修的八月、九月、十月,调查分析其原因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湿度也增加,疲乏感逐渐使人体接近饱和状态,这就对人体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在心理上引起烦躁、焦虑的心情;当温度更高时,还会引起易激动,自控力降低,这就容易使工人在心理上产生错误,致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温度的升高,给人的生理机能带来影响,结果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思维分析和判断错误随之增多,出现一些不安全行为。冬季的严寒,因空气温度下降,湿度降低,空气干燥,也会使人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发生搔痒、甚至冻伤,给人的生理机能造成紊乱,引起心理上的畏缩,萎靡不振,给操作上造成动作不准确或懒于动作,出现事故的几率也就增大。
2.环境照明
作业环境中,照明好、光线充足,可以使工人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反之,工人则会感到心情压抑、沉重;另一方面,照度低的环境中工人看机器或工件,感到吃力,眼睛容易产生疲劳,引起神经系统紊乱,给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因而必须认真对待照明问题。
3.安全颜色与心理状态
安全色主要是引起人们对危险因素的注意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色主要有四种: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每种颜色和字体颜色的搭配都是为了从视觉上引起大脑神经的注意。例如:红色的注目性非常高,视认性也很好,所以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虽然都不太好,但与白色相配合使用效果不错,特别是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较明显,因而被选用为指令标志的颜色。
4.噪声与心理状态
在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的诸因素中,噪音的作用恐怕是最大的了,他不仅造成工人的听力损伤,还能妨碍人的思维活动,引起人的心里变化,从而产生焦躁不安、厌烦的感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对重要岗位,生产环节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工作中员工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以防范因不安全心理因素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企业要对性格怪异的员工建立全程监控体系,努力消除管理时间上的空当,填补管理空间的“盲区”,使人人、时时、处处都在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的规范之中。任何一个员工的思想都有可塑性。因此,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尤其是要防止和克服无原则地批评、指责和蛮骂、罚款等倾向。对于员工共同关心的“热点”要一碗水端平,不搞远近亲疏,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启发员工自觉服从管理,自觉克服不良心理。针对承包商的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的步骤和方法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安全工作是行善积德的事业,要做到群众心里去,要让人人都离不开安全,引导员工学技术、练本领、学知识,长才干,创造满足员工成长需求,促使员工学有条件,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增强企业吸收力,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在工作中赏罚分明,从根本上杜绝员工因不安全心理因素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