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职业健康重在事前预防(3月作品)

  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四部委共同印发了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在原有职业病种类基础上,再次新增职业病18种,且调整后的职业病种类主要倾向生产一线作业人员。这充分表明了当前生产一线作业人员面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益复杂多样,新的职业健康风险正在不断增加,这对职业病危害防控和职工健康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视职业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当前,各行各业生产技术和方式日新月异,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的职业、工种和劳动方式不断产生,职业病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职业病的致病因的范围正在不断增大,种类正在不断增加,职业病防控的难度也在相应增大。

  作为中国来讲,是全世界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职业病危害相对来讲也是比较严重,目前全国涉及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了2亿人,这些人既是我国劳动力的主体,也是职业卫生工作重点人群。我国开始只有30多种法定的职业病,后来逐步的增加,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的法规明确的职业病已经多达10大类115种。

  专门从事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的职业病防治公益网在2010年10月做的《国内职业病防治现状研究报告》显示,通过比较德国、日本国际劳工组织与我国对职业卫生的概念,国外某些国家的职业卫生概念相对较广泛,注重职业相关性,即从事的职业,可能增加某种疾病的患病概率,只要有足够的医学证据,就可认为该病为职业病。例如,由于作业方式导致的肌肉骨骼损伤(腰肌劳损、颈椎病等等),在很多国家都可认定为职业病。

  可以说,职业病关注面窄,存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众多,危害因素复杂,劳动防护还不到位,职业病人数多,而且尘肺病患者居多,这是我国当前职业病的现状。

  现实难题有待破解

  造成这些现状,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职业病危害的重视程度不够,未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的管理,他们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培训都没有依法履行;二是职业病防治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尚未形成,职业病危害源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多企业的立项、准入、监管过程没有严格把关,未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和“三同时”审查;三是有些职工自我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不喜欢穿戴或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等现象,加上企业放松了劳动安全检查,如果发生意外,其结果可想而知。

  根据媒体发布的照片,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检修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发生前漏油点现场情景来看,该现场检修作业极不规范,很多检修作业人员不戴安全帽,甚至大部分检修人员都未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现场配备的劳保用品成为了摆设。从最基本的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很容易让人思考:其作业流程是否规范?是否有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前是否做好危险作业审批?作业前是否做好危险预知预防工作?

  值得深思的是,有些企业在一味地苛责职工不愿或不按规定佩戴个人劳保用品时,是否是责人先正己,先检讨、反思自己企业的作业场所环境是否恶劣,采购的劳保用品是否质量合格,这些是否是职工不愿佩戴的诱因呢?企业自身是否应该下大力气改善作业环境,给职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呢?比如,有些企业的生产环境极为恶劣,生产车间又闷又热,人在里面就是不干活都是汗流浃背,连呼吸都困难,再别说职工穿戴上厚重的劳保用品干活了。有些企业还在使用落后的设备设施和生产工艺,噪音严重超标,粉尘排放量大,对于职工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

  职业健康重在于防

  职业病防治是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同时,人们对自己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认识程度也越来越高,职业健康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职业病防治的范畴,而是扩展到常见疾病预防,以及引入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等内容。要把职业健康工作做好,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来说,事前预防大大好过病后救治,从重“救治”到重“预防”,源头入手,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筑牢远离职业病危害防护网。

  首先,企业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生产生活设施,使职工远离职业倦怠和职业危害,拥有安全、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严格新建、改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卫生审查和建设项目竣工的职业卫生验收,详细调查各种类产品特有的危害因素分布,分别建立监测档案。研制、开发和推广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建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工程技术和个体防护措施的综合应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注重生产源头的职业危害控制,逐步推进产业升级,全面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推广自主研发的新型清洁生产技术及成套工艺装备。

  面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日益复杂多样,企业还要切实开展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摸清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接触危害作业人员的分布、排序,掌握健康监护与检测工作现状,以及职业卫生管理和技术保障等情况。定期邀请专业检测资质的机构对企业生产现场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企业再根据检测报告对生产现场进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其次,企业要在作业场所要设置警示标识、岗位告知卡和应急救护设施配备,加强对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检查管理和维护保养。新的设备设施投用前,要首先将安全防护编制操作规程,新员工上岗前,企业要履行安全告知职责,对员工进行安全告知。要建立职工职业病监护档案,严格执行上岗体检和离岗体检制度,定期安排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工进行职业病体检,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入档案。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特点,总结出各岗位的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在职工上岗时,要清楚该岗位“我的危险源”,并将这些危险源内容张贴在现场的醒目位置。对一些容易遭受职业危害侵害的岗位,实行重点监护、定期轮岗,确保每位员工不受职业危害的侵袭。

  特别是矿山、化工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涉及人员多,企业要开展职业危害的专项治理,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网络图,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制定安全保护制度,还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从噪声污染、粉尘污染、有毒气体侵害等方面进行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比如,为噪声分贝超标的岗位配备防噪音耳塞,在噪声较大的设备处安装消音器;对粉尘制造设备进行有效密封、增加隔离带或安设除尘系统,尽量减少其向外泄漏粉尘;高温作业岗点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为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粗苯相关岗位人员位配备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在危险性大的作业地点设置逃生呼吸器等救护设备,并做好这些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再次,企业要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严控劳保品采购、发放环节,订购达到国家安全规定的,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安保用品,为从业人员足额发放、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在劳保用品采购招投标过程中,企业要听取一线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采购款式更新、舒适感更好的劳保服装,以适应职工劳保需求。企业的工会、安监等部门还要不定期开展劳保用品专项检查,纠正职工不良习惯和行为模式,使规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文化。

  要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网络等方式,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让职工掌握相关的职业健康知识,并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治设备和防护用品,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邀请医疗专家给职工现场授课,包括职业病防治、健康生活、急救知识等,利用多种途径让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渗透到员工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还要注重职工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和释放职工工作和生活压力。

  加大防控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就是保护企业的生产力,能不能做好职业健康防护,确保劳动者身心健康,不仅是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通过职业健康管理,让职工有尊严、受尊重,就会转化成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和现实生产力,与企业共同实现双赢的愿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