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全基础?安全标准化把安全基础定义为具有八大特征的特质:(1)企业的状态 (2)企业的文化 (3)企业的形象 (4)企业的员工 (5)企业的技术 (6)监管环境 (7)综合环境 (8)文化环境。笔者从事安全工作近三十年,以一个安全生产战线上的“老兵”的观点认为:安全的基础在基层,在班组。上述八条特征的反映者,就是以班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班组的定义是:企业最小的独立运转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政策落实的末梢节点,也是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等工作能否落实到人头的关键。
为什么说安全的基础在班组呢?班组是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最小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安全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地方,是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沿阵地和落脚点。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想抓好,就必须从抓班组入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个班组安全管理的好坏,不但会影响到班组的安全生产,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状况。做为一个好的安全管理工作者,无一不重视班组的安全建设。无论是全国总工会,还是原机械工业部,每两年都要进行的“企业车间主任、班组长安全培训调查问卷”等一系列活动,透视着对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视。笔者在随同市安监局进行的安全监察时,所看到企业的班组员工形象,就能反映出本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状态及监管环境等大致特征。以笔者到访过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央企的一线员工普遍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但违章现象也时有发生;中、小企业年长的员工较多,他们大多凭经验办事,不伤害自己能做到,不被他人伤害却保不准。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六个层级来看,大多数企业处在二、三层面上,即被动管理及主动管理阶段。进入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基本能处在第四级层面上,即员工参与阶段,就是员工自身发出“我要安全”的口号。进入安全标准化二级的企业处在第五层面上,即团队互助阶段,员工能相互督促“一人违章,千夫所指”。我个人理解,推行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达到最高目标——持续改进阶段,这是所有班组想要达到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班组怎样做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上台阶”和“大跨越”呢?企业的安全工作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过程。首先要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齐抓共管,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到“人人讲安全,安全落实处”,“上班之前相互提醒一下(人的安全),设备检查再仔细一点(物的安全)”。再则就是“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长期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责任心强、工作仔细认真又不失幽默的班组带头人是非常难得的,他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他不仅能督促班组内各位员工学习、掌握和执行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的控制及应急方法、消防安全、设备管理、劳保用品的正确配戴……),而且他还要有优良的事故控制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尤其是班组的“三会”,即班前布置会(布置安全措施落实到人头)、班后总结会和安全活动会。班前会切忌空洞誓言、死板陈旧、枯燥乏味,否则极易产生厌倦及反感心理,而好的班组长会把安全教育和嘱托融入一些幽默元素,轻松愉快、寓教于乐,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还不易被遗忘。
综上所述,班组的安全建设,就是安全“大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牢固,少出事故,远离灾祸。愿我们所有企业的班组都能向着“零零一(零污染、零事故、质量第一)”的方向努力奋进。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