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贪玩的小男孩越出了姥姥的视线,在一块地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洞。地上怎会有洞?这引起了小男孩极大的好奇心,小男孩绕着洞转了几圈,然后趴在洞边朝洞里张望。瞧了一会,小男孩想到了什么,就去抱来秸秆,铺在洞口,忙完,他得意的拍了拍手,大摇大摆走过去,不幸就在这一瞬间发生了。
小男孩掉进了洞里!
姥姥干了一会活儿,没见着小男孩,就四处寻找,最后终于在灌溉果园的机井处找到了小男孩。令她没想到的是,小男孩掉进了井里。姥姥吓坏了,边往家跑边大喊救命。
小男孩的家人知道小男孩出事后,迅速奔向那口机井,他们围着机井大声呼喊小男孩的名字,然而传来的只是小男孩低低的求救和呜咽。几个大人又急又慌,想不出一点办法。邻居们知道小男孩掉进机井后,快速赶来,但是面对狭窄深邃的机井,都手脚无措。有人出主意,说扔一条绳子下去,小男孩抓住绳子,上面的人将他拉起来,结果小男孩抓不住绳子。从井口望下去,隐约可以看见小男孩的手脚好像被什么缚住,动弹不了。有人又建议,找个瘦小的大人下井救人,可井口实在太小,根本行不通。一时间,人们无辙。小男孩的父母更是喊哑了嗓子,而从井底传来的依然是小男孩的求救,那无助的哭泣声让上面的每个人都不好受,可是谁又有解救之法呢?
正在大伙毫无办法之时,有人提醒:还是找消防队吧。
消防中心接到求救电话,立即派一支消防队赶来。该支支队长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随即对机井进行了勘查,初步确定这口机井大约深四十米,机井管道分段连接而成,每段管道约有五十厘米,根据伸进井中软绳的测量,小男孩可能卡在了第十五节管道,而第十六节管道正是机井里面的井水面。因此情况非常紧急。支队长决定挖井救人。
此时已是傍晚,闻讯而来的各村村民自觉参加到救人的队伍中。人们挖的挖,铲的铲,抬的抬,场面热烈壮观。支队长一边负责队员和村民挖井,一边在井口给井下的小男孩传话打气,其母亲也泪流满面的嘶喊。支队长见此,怕小男孩母亲的情绪影响到小男孩,便让人将她扶到了一边。挖井工作仍在继续,而困在井下的小男孩的苦音开始弱了,支队长的眉皱起了疙瘩。井狭窄,且深,严重的缺氧导致小男孩呼吸困难,一个小孩的身体与意志本来就比较脆弱,时间拖长了,小男孩很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支队长瞅了一遍四周,和挖井的人们。由于泥地干燥坚硬,加之随着往下挖深,面积须不断扩大,所以进度大受阻碍,忙了两个小时,才拆去四节管道,还有十一节,照这样下去,营救小男孩的计划一定落空。支队长凭着多年实战经验,马上调整救人方案,一方面请求医疗救助中心帮助,另一方面从临镇调来两台挖掘机。
很快急救车和挖掘机先后赶到,急救车停在不远的公路上,氧气靠着一条小管子输进了井下,挖掘机则伸出有力的铁爪挖掘着。沿边站满了各村村民,有老有小,他们都用一双渴望焦灼的眼盯着那个机井口,每拆去一节管道,他们紧锁着的眉都要松一松。
随着管道的一一拆除,人们看见了希望,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挖掘机铁爪的长度有限,力量发挥不上了。此时机井处已成一个大坑,挖起来的泥堆成了一座小山,为防泥山滑坡软塌,另一台挖掘机还得将泥山搬开。到了第十三节管道,挖掘机铁爪终于够不着机井边的泥土停滞了下来,而此时距被困的小男孩仅有两节管道。支队长试图伸手抓住小男孩,但是办不到,眼看接近目标,成功与否,就在这最后一刻了。支队长焦灼的眼睛闪烁着坚定,果断下达命令:人工挖掘!几名消防队员没有丝毫犹豫,挥起铁锹就干开了,但从地底下渗出的地下水使干燥的泥很快变成了泥羹,又稠又黏,即使他们用尽了力气也很难往下前进一寸。围观的所有人都揪紧了心。支队长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井里的小男孩没有了哭声,只能听见急促的呼吸,小男孩已经支撑不了多久。而且通过电筒光的照射,更严重的危机摆在了眼前。小男孩膝盖以下已掉到了井水中,如果再往下掉,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即使拆除了第十五节管道,也回天乏力了。
还需不需要挖?成功的把握有多大?万一救人不成该怎样面对小男孩家人的悲痛?……支队长以及全体消防队员没底,心里变得异常沉重。同样站在一边上的人们也没底。此时的气氛僵硬、沉重。支队长却在这时瞪红了眼,忽然大挥着手,叫道:使劲地挖!马上就要成功了!不能停!几名队员仿佛被注入了兴奋剂,更加卖力地干起来,人们几乎同时喊了起来:加油!……
终于,最后一节管道挖了出来!
这时的小男孩其实已经下坠到第十六节管道。在拆除管道的时候,支队长及队员们格外谨慎小心,生怕一不留神就前功尽弃。仿佛某个庄严时刻进入了倒计时。人们探着头,眼珠子都瞪了出来,那一刻出奇地静,每个人的心脏跳动都听得见。突然,支队长用力往上一拽,小男孩破土而出一般从管道里蹦了出来。小男孩早已奄奄一息,身上缠着许多秸秆,像一件神圣的物品,经过众人的托举转移,远离了死亡之井。经过医生当场检查,小男孩的生命体征平稳,身上仅是被擦伤了。小男孩的母亲扑上来,紧紧搂住了小男孩,母子俩放声大哭。在场所有人拍起了胜利的激动的掌声,消防队员们虽然全身累得趴下,可是看见小男孩获救,觉得值了,一张泥汗的脸上流露出无比的欣慰。
事后,记者采访了那位消防支队长,问到他当时的想法。支队长说道,我起初也没多大把握,没有信心,但一想到自己的职责,别人的信任,以及许多双眼睛的渴盼,我就没有理由退缩,一个生命,哪怕他很弱小,我们都会全力去营救。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