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墨非定律”在HSE管理中的应用(12月作品)

  1、引言

  根据大量的事故统计与分析,60%~90%的电力事故主要是由于人们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所造成的,但又都是小概率事件。如何避免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笔者受墨菲定律的启发,通过对安全管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如下结论:消除有关人员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是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2、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产生于一个并不精彩的故事。故事的起源地在美国。据说事情发生在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地说了句玩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笑话在美国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虽然墨菲本人并不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说这句话的本意也并非如此,但勿用置疑:墨菲对这句话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所以后人只好将此定律冠以其名。

  这个定律真的这么神奇么?还是冥冥中有人作祟?回顾一下你的生活,是否真的是这样呢?不带伞时,偏偏下雨;带了伞时,偏不下雨!在门外电话铃猛响,进了门就不响了;你等的车总是不来,你不等的车已经过去了好几辆;你打翻的杯子里总是有水(茶,咖啡,等等难以清理的东西);你总遇到不想遇到的人;回到家门口发现没带钥匙,而且这时候家里肯定没人;在超市买好东西的时候,结帐的队伍肯定排长龙;要出门的时候总是发现找不到钥匙(或手机、钱包);出门坐车的时候,等的那一辆车迟迟都不来;直到无可奈何的坐上了出租车,下意识的回头一看,那该死的巴士这时候正好缓缓的进站……这样的事总是无可奈何,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是时常发生!我觉得很难以置信,世界上的倒霉事为什么这么巧合?你或许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3、墨菲定律的基本观点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n=1-(1-p)n

  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n越来越接近1。这一结论被著名学者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有某人按照错误的做法去做,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例如,在维修中,忘记恢复接线、未核实软件功能是否掩盖等小概率事件,通过维修人员的努力,可以减少差错的发生,但不能杜绝这种差错的发生。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墨菲定律”。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4、墨菲定律的内涵解析

  “墨菲定律”诞生的时期,正是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类物质快速增长,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战胜了自然界的限制:飞机上了天、火箭升了空、原子弹爆了炸......人们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乐观。在这个时候,人们觉得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一切都在人类的掌握之中。但事实上,人类的发展与智慧对于茫茫宇宙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人类也在不断地犯错,各类灾害、事故也在不停地发生。比如,虽然我们一直期望车祸不要发生,但最终来来往往的道路上总是避免不了会出现种种事故;最近的广东九江大桥在一艘货轮“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撞击下,轰然而塌。虽然我们期望不发生人为责任事故,但#4机组漏油………具体到企业,我们会发现:如果某个工位存在工伤的隐患,那么这个隐患迟早会变为现实;如果你觉得某位同事对你有意见,过不了多久,你就会从其它同事那里得知这位同事对你有所不满;......这些事情上我们都能见到“墨菲”的身影。

  “墨菲定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即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正面发展趋势、负面发展趋势,这两种发展趋势互相依存、互相包容,如果不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与引导,则事物的正面发展趋势将转变为负面发展趋势。这个道理与中国古代哲学所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殊途同归。

  “墨菲定律”则是事前定律,它的要义是:只要有发生坏事的可能,不管可能性有多小,这个坏事肯定要发生。这既不是占星师的巫术,也不是撒旦的诅咒,而是数理统计中的一条科学规律。“墨菲定律”的公式是pn=1-(1-p)n,p为概率,n为实验的次数,可以理解为事故隐患次数,不论概率p有多小,当n越来越大时,坏事pn越来越接近1。

  “墨菲定律”警示我们,只要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不注意解决问题,不迅速堵塞漏洞,必然会酿成事故案件。

  5、墨菲定律的启示

  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对待这个定律,安全管理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会发生,那么,管理者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认为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的,那么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要时刻提高警觉,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后者。根据墨菲定律可得到如下启示:

  5.1事先周密计划。

  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情况或发展趋势(可用鱼骨图、头脑风暴法等工具,识别出可能出现的事情、情况或发展趋势),不忽略小概率事件(注:数学上的一个概念,指如果一件事情很小可能发生,则认为几乎不可能发生,忽略不计,这一理论被用于控制图)。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是复杂的,但这不能不说明小概率事件也会常发生的客观事实。纵观无数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从强调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确指出:虽然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仍可能发生,因此,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墨菲定律”告诫我们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存在———这就是安全的神经末梢所在。

  抓安全就要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抓起。纵观安全事故的发生,大都是因为日常看似很小的隐患积累而成,如规章执行不到位、忽视操作中细小的环节等。而这些不起眼的隐患,往往会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我们要时刻抓住安全的神经末梢,防患于未然,惟有如此,才能使事故早现端倪,消灭于萌芽阶段,从而确保安全。

  5.2 建立预警机制

  针对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事情建立预警机制(在品质管理方面,使用控制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其它的事情,则可识别出重大事故发生的苗头,及时预警)

  墨菲定律给我们的启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符合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也印证了世界上的真理是相通的,并不因国界而存在异同。

  现实中,人们往往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忙于做处理事故、案件的“事后”工作,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反思,总结教训,最后得出“惨痛结论”。亡羊补牢,加强防范,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安全工作最好的办法还是将着力点和重心前移,在找事故的源头上下功夫,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时发现事故征兆,立即消除事故隐患,比如近来政府取缔黑煤窑,每取缔一座就等于清除了一个重大事故隐患,从根本上防止了严重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安全责任人要在防止事故上多用一点心,紧绷一根弦,多尽一份力,同时注重群策群力,让大家多想办法、多出点子,让每个人意识到“防事故人人有关,人人关心防事故”,如此,防事故的意识增强了,责任到位了,防范得力了,必能防患于未然。

  5.3 长鸣警钟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5.4 防范未然

  “墨菲定律”的简单原理,使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工作是动态性极强的管理工作,人、机、料、物、法、环载体、经费物资等,很多时候都处于运动状态下,时时产生着矛盾,处处潜伏着隐患,经常面临着风险,这就要求各级管理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倦情绪,积极靠前做工作,经常不断抓管理,反复扎实打基础,尽可能降低概率p,尽可能减少事件n,使pn值始终小于1,如此,才能使事故案件被察于端倪,控制于初始,消灭在萌芽,化解为无形,从而确保安全稳定。

  “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是东汉政治家荀悦对治理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荀悦的见解和“墨菲定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必须防患于未然。

  “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对事故苗头和隐患遮遮掩掩,而要想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事故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5.5 透过现象看本质

  事故发生后,领导往往“大吃一惊”,连叹“意想不到”,甚至“声嘶力竭”。而领导们平时对安全防事故工作也重视,工作没少做,但为什么还会发生问题呢?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安全虽然把功夫下在了容易发生问题的一些人和事上,而忽视了那些表面看来不容易发生问题的人和事,也就是忽略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隐患、苗头和征兆。

  2003年12月发生的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就是忽略这些因素的最好注脚——先是现场技术服务组负责人违规操作,卸下回压阀防井喷装置;然后是钻井队技术人员明知违规却并未制止,还指令工人卸下来,钻井队队长可以制止、却也没有及时整改;副司钻违规操作、致使井下液柱压力下降;录井工因工作疏忽、对这一严重违章行为,开始没有发现,后来发现了也没有立即上报……一连串“漏洞”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平日注重抓好意想不到的问题,是部队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所谓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是那些被我们平时所忽略了的隐患、苗头、征兆而引发产生的、感到很偶然的问题。这些问题从表面看好像不应该发生,表现出很大的偶然性。其实,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不论发生多么偶然的事故,认真分析起来,总有一定的原因,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既然意想不到的问题背后都带有必然性,为什么我们往往认识不到呢?从客观上讲,是因为必然性被一些假象掩盖了。虽然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着事故隐患、苗头、征兆,但由于蒙上了一层“不易发生事故”的假象,加之我们思想懒惰,不善思考,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待事故发生才大吃一惊。

  因此,防止意想不到问题的发生,对于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辩证法,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特别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经验的束缚想问题,不仅进行正面思考,而且要“反弹琵琶”,善于从平安无事中找隐患,从常规现象中见异常,从细枝末节中寻苗头。这样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防患于未然。

  5.6 防微杜渐

  这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其实就是“墨菲定律”的真实面孔。墨菲定律不是什么坏东西,倒像是上帝跟我们开的一个小玩笑。它时时提醒着我们:对生活别太计较,保持开心的态度最重要。

  欧洲有一个故事:一匹马的马掌上由于少了一颗铁钉而失去了一个马掌;这匹马由于失去了一个马掌而在奔跑中摔倒;由于这匹马的摔倒而使得骑在马上的将军被摔死;由于将军的阵亡,这个兵团打了败仗;由于这场败仗而失去了一座城池;由于一座城池的失陷而亡掉了一个国家。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深刻体悟墨菲定律,时刻注意防微杜渐。

  5.7 应用墨菲定律应掌握的原则

  5.7.1 句号原则

  正像每个句子都要有句号,不写句号,句子就没完。这里强调的是:对任何工作检查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没有检查,工作就没完。

  5.7.2 分立原则

  自检是非常必要的,但还有不足,还要有与之平行的完全客观的有他人进行的检查。对于任何产品,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

  5.7.3 连锁原则

  自检,互检和他检,要形成连锁检验。

  5.7.4 闪烁原则

  人的视觉有一种时间迟钝现象,即较长时间看一种颜色或一件东西,会越来越迟钝。因此,要经常变换颜色与标记,是工作者有常改常新之感,也会克服迟钝,起到提醒的作用。与人的差错多斗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人的松懈惯性做斗争

  5.7.5 醒目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接受信息90%靠视觉。所以,对于那些易出差错的部位,最好能加上醒目的标记,使人注意。

  6、墨菲定律在火电厂HSE管理中的应用

  6.1墨菲定律在火电厂HSE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不深奥,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加强过程控制,发挥警示职能,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个定律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对于用电脑的人来说,没有备份的资料一定会丢失;对于生活在天气多变地区的人来说,老天永远在你没拿伞的时候下雨.

  其实,墨菲定律并不一定是我们感觉的问题,它有统计概率的理论基础,它对我们的启示,用直接的语言说,就是未雨绸缪,周到地做工作。

  6.2、从墨菲定律想到HSE管理

  “墨菲定律”这样说:“可能存在的差错,必将发生。”

  依理推之,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客观上存在着事故发生的“因果链”。就设备来说,越是科技含量高、系统复杂的装备,事故的“因果链”越长,事故的发生越难以避免。

  然而,事故真的就防不胜防吗?其实,事在人为,关键看你是不是开动脑筋想办法了。

  技术措施,是防止人为差错的好办法。蓄电池正负极很容易接错,要避免发生这样的差错,我们通常强调责任心,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人的责任心再强,也有一念之差。于是,有人想了一个妙招,把电瓶正负极的插头做成不同的规格,正负极接反了就插不进去。一个小小的技术窍门,从根本上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避免事故,关键是要把责任与利益挂起钩来。二战期间,某公司为美空军生产的降落伞合格率为99.9%。这意味着1000名伞兵中,就要有一人丧命。军方与该公司交涉,可公司说,100%合格率是“不可能达到的奇迹”。后来,军方不再同公司理论,而是在验货时任意抽出一只伞,由公司负责人亲自背上从飞机上跳下。结果,该公司不得不绞尽脑汁提高质量,100%合格率的奇迹真的出现了。

  避免事故,还要标本兼治。很多情况下,事故的发生是一种连锁效应。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曾经流行一种管理方法,叫做“追问到底法”。比如,公司的某台机器突然停了,负责人就会沿着这条线索追问。问:“机器为什么不转了?”答:“因为保险丝断了。”问:“为什么保险丝会断?”答:“因为轴承不够润滑。”问:“为什么轴承不润滑?”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严重磨损。”追问到此,原因找到了,事故的源头就被堵住了。

  由此可见,言之凿凿的“墨菲定律”也没有那么绝对,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那就是片面强调责任心,而忽视了技术保障;片面强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忽视了责任与利益相统一也能做到万无一失;片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忽视了治标更治本。因此,我们不能借口事故“必然发生”,过分强调预防事故的难度,而是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多多借助科技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6.3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人们在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一些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事故诱因也在增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情况。为此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已认识到的危险,还要主动地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牢牢掌握电力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在电力生产活动中,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关键在于对意外事件概率的控制。只有小概率危险事件降到最低,才能有效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概率。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每一次操作或施工,都要做好安全性分析。对于一套输变电设施,如果设施要求达不到标准,有风险、存隐患,应及早排除,带病运行终将出事故;对于整个电网,要注意全面做好安全性评估。在从事电力生产和有关活动之前,必须将危及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全状态。在电力安全管理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确保生产活动处于安全状态:

  (1)过程管理是电力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的重要部分。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针对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安全管理就是要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控制职能的核心就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观上存在危险,而且人们还麻痹大意,那么危险迟早会变为不安全的现实状态。所以,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预知人们活动领域里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告诫人们预防什么,如何预防。同时对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掌握预防和控制危险的知识、手段和方法,形成一种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

  (2)加强警示职能,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的、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小概率事件;不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侥幸心理,使人们的安全意识时刻不放松,消除危险产生的条件,从而控制危险的发生。对于同一状态中同一工作下的小概率事件,随着次数的增加可能其他人发生了99次,没有造成事故,而你自己发生了1次就造成了事故,对其他人来说此类概率危险事件发生事故概率1%,而对于事件当事人来说就是100%。

  (3)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因此,安全管理不仅是领导的事,更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关。调动全体人员参加安全管理积极性的途径有2条:① 激励。即调动积极性的正诱因,如奖励、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正面刺激;② 形成压力,即调动积极性的负诱因,如惩罚(经济的、政治的等)、警告、开除等负面刺激。

  对于安全问题,负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这是因为安全是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中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则被认为是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会更加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墨菲定律正是从此意义上揭示了在安全问题上要时刻提高警惕,人人都必须关注安全的科学道理。这对于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6.4、HSE管理人员

  作为一个HSE管理者,更应该抓住小的苗头以预防问题的发生。在此,细节管理就是在HSE管理时发现那些暗含玄机、事关成败的小事与苗头,并对这些小事与苗头进行感知、洞察、思考和处理,从而维护HSE正常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如果HSE管理人员能够关注细节,并且及时妥善解决这些细节问题,HSE管理就可以避免许多失误。

  6.4.1 见微知著,从细节中认识员工

  古人云:“阅人以微。”说的是看人要从细微之处去认识。明末将军洪承畴被捕后,大有以死报效大明的架势,清朝统治者原来打算杀了他。但一位有经验的老臣看到洪承畴对衣服上的污渍非常在意,认定他对生充满了留恋,便想办法劝降了“大义凛然”的将军。

  玛丽到公司去应聘,因为她把别人递来的开水非常自然地递给了主考官一杯而受到青睐。但最终玛丽并没有被录取,因为当公司决定派她到田纳西州去工作时,玛丽说要回去和父母商量,公司认为她没有主见,无法独当一面,决定不予录用。这种从细节中判断人的性格、品质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认识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一个员工在早上主动与工友打招呼,说明他热情好交际;一个员工郁郁寡欢、独来独往,一定有什么心事或者来自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一个员工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说明是个懒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节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HSE管理人员要能见微知著,才能因势利导,管理好HSE。

  6.4.2 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员工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老人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HSE管理人员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HSE管理人员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HSE管理人员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员工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6.4.3 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员工

  细节管理是行动的学问。要把HSE管理好,除了缜密的思考和周全的计划,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HSE管理者要把细节管理的精神贯彻到执行中,重视执行的每一个环节。

  要提高HSE管理的决策的执行力,HSE管理人员要学会用细节去感染员工,让员工心服口服地按照要求去做。

  细节是最能说服人、最能打动人的。

  HSE管理没有什么奥秘之处,它不过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细节是深入浅出的学问,细节管理包含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要从HSE管理人员自身做起。HSE管理人讲求细节不一定能使HSE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管理必定讲求细节。

  6.5发挥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是指在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有关活动之前将危及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来,告诫有关人员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由墨菲定律揭示的两点启示可以看出,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安全管理中,警示职能将发挥如下作用:

  6.5.1 警示职能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

  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发生。这说明安全管理控制职能的实质内核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观上存在危险,那么危险迟早会变成为不安全的现实状态。所以,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预知人们活动领域里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告诫人们预防什么,如何控制。

  6.5.2 发挥警示职能,有利于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侥幸心理,使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这正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6.5.3 发挥警示职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于适应当前情况。为此,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已有的危险,还要主动地去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6.5.4 发挥警示职能,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

  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即“100-1=0”。因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更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关。对于安全问题,负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这是因为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则被认为是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会更加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墨菲定律正是从此意义上揭示了在安全问题上要时刻提高警惕,人人都必须关注安全问题的科学道理。这对于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7、墨菲定律的影响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如何消除“墨菲定律”带来的不良影响:

  1.注意防范,有可能出现差错,就必须实现制定相应对策。

  2.坚定立场,遇事要有自己的观点,时刻都要把握住自己。

  3. 调整自己,遇事多往好处想,时刻保持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态。

  8、结语

  “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不深奥,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发挥警示职能,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广泛采纳以上措施和建议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真执行现行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不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参考资料

  1、《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著)

  2、《工作与人性》(1966,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

  3、《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