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言论:顺企业改革之流而上方为理性

近段时间,某国有煤炭企业公布了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对现有的18个机关部门整合为10个部门,机关管理干部从118人减少至70人,二三线操作岗从51人减少至27人,所有机关人员将根据改革后的岗位重新竞聘上岗,多余机关人员全部分流到生产单位充实一线,且改革后各岗位工资待遇综合工作程度、贡献大小、考核奖惩等因素重新核算。该改革方案一出,企业很多人不理解,为此心有不平,认为企业搞改革就是把职工当包袱,拿掉职工的饭碗。

如今,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洋溢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改革气息。但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拔出萝卜带出泥,必将涉及机构、人员、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格局等方面的重新洗牌,必会有受益者和受害者。而由于部分人长久以来养成的趋利避害习性,所以往往改革将来未来时,舆论之风却早已肆起,而利益受损者往往指责和反对改革,受波及者抵触和质疑企业减员分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旁观者喜欢凑热闹指责企业瞎折腾。

正因为如此,前段时间网络上热传华为公司将进行改革,重点是清退34岁以上的员工,且没有退休金的消息。不少人为此抨击华为对员工不负责任,卸磨杀驴。而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回应是,华为是靠艰苦奋斗持家的,如果大家都不奋斗华为就垮了,所以为了更多的员工发展,华为要不断进行主动淘汰制的改革,淘汰“不奋斗者”,达到“多产粮食”的改革目的。

反观当下,不少企业身躯虚胖浮肿,面临着不得不改革的压力。特别是一些人过惯了舒坦日子,当然就懒得动了,臃肿的机构和层级慢慢出现,时间久了像血栓一样慢慢堵塞大脑和肢体的连接,最后顶层看不到底层的实际,底层听不到顶层的指示。所以,改革面前,正视和理解改革非常必要,有人离开、分流或转岗是正常的,不要畏惧和盲目,改革之潮到来时,只有没有做好准备的人才会恐惧和害怕。

对于企业而言,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是一系列的综合施策,绝非仅仅通过机构整合、人员精简就能完成。目的是通过改革让企业减肥瘦身,让机构扁平减层,让职责清晰明确,让专业的人走上专业的岗位,是企业在前进路上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以便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同美的集团推行的扁平、高效的运作模式。简言之,总部是提供保障支持的“大后方”,一线员工“上战场”抓业务,上下两个层级间没有一点多余,企业和员工都干劲十足。这就是企业改革的标杆,也是众多企业改革的方向。

改革肯定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从商鞅变法到上世纪80年代的国企改革,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对于企业改革中必要的人员转岗、分流和辞退行为,唯有识时务为俊杰,坚定顺改革之流而上,不断进步,跟上团队,才不会在改革中落伍,甚至被淘汰,否则你将在团队里失去应有的位置和作用,只能转岗或者离开。在此过程中,有些人把减员分流行为类比“卸磨杀驴”,总以为是驴子老了才会被杀掉吃肉,殊不知实际是因为时代发展,电磨面机出现了,驴子才在磨坊里失去了最后的劳动机会。

反观自身,当下很多行业去产能压力未减,企业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改革不是单纯的拿掉少部分人的饭碗,而是为了更多的人端上更好的碗,吃上更好的饭。特别是对产能过剩行业来说,要抓住目前难得的机会进行改革,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的,以机构去臃、减层缩链、岗位竞聘、对标管理、流程再造、调整分配结构为抓手,理顺管理体系,缩减管理层级,优化人员岗位,使企业管理更加高效。

在改革的前夕或改革到来之时,作为改革大军中的一员,要主动对接改革,作改革的支持者个参与者,更要勇敢面对,不能逃避,正视改革,理解和支持改革,明白大势所趋的道理,并融入改革,做到与改革同频共振,让企业经络通畅,增强活力,提升竞争力。还要学习华为的主动淘汰机制,主动出击,不断淘汰过去的自己,迫使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在刻苦的工作中不断磨砺自己,为企业和个人的明天而努力。(杨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