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意见“尖锐”一点又何妨

今天下午,笔者在办公楼走廊遇到了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老张,看他脸色有些不好,便问其原因。他道曰:今天他代表单位主持了一个职工薪酬改革意见征集会,几位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都很尖锐,他的解释又没能让职工代表们满意,尴尬的会场气氛让他“下不来台”,所以他对这些“尖锐”意见有些耿耿于怀。

和老张的“烦恼”一样,当下很多地方兴起官员电视问政,群众代表们提出的尖锐问题就让某些官员当场脸红冒汗。因此,常有干部抱怨,现在基层群众的意见越来越不好征求了,而且“尖锐”意见数量甚多。不解决吧,无法向基层群众和单位交代;解决吧,办起来又颇有难度,或增加工作强度,令人苦恼。

有这么一件事,笔者因工作原因常出入某市火车站,该站年初在入站处摆放了一本旅客意见簿,欢迎旅客就车站服务质量提提意见,便于车站改进。既然车站这么有诚意,当然常有旅客在上面留言。但过了不久,意见簿不见了,笔者不得其解。后来某次遇到在车站工作的熟人,询问之下才得知原因。原来,有些旅客提的意见太尖锐,车站落实得不太好,但又担心旅客抱怨这些意见久拖不决,站里干脆把意见簿收之大吉。

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既然是意见征求,那肯定要遵循实事求是这个原则,尖锐一点,难听一点,甚至过激一点,也是情理之中。反之,如果意见征求习惯于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听不得不同的意见,更听不得尖锐一点的意见,那么意见就会变得浅薄、轻飘,不痛不痒。这样的意见,提了白提,不提也罢。

某些干部表现出来的听不得“尖锐”意见现象,深究起来,实质是居高临下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一些干部不愿走出办公室,不愿深入田间地头、生产现场,不愿走入群众中间,即使装模作样搞了意见征求,也是例行公事或做做样子。面对基层群众的意见,缺乏虚心接受、开门纳谏的诚意和态度,不是想着怎么去分析原因,怎么去谋划解决,要么将“意见”束之高阁,不理不问,要么耿耿于怀,敷衍了事;要么久拖不决,石沉大海。久而久之,让基层群众非常失望,对个人、单位或组织的形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实质上,这些意见来自于基层群众,也是来自单位基层一线、生产现场最直观、最真实的声音,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办公所听不到的。对一个干部、单位或组织来说,如果基层群众没有意见可提,要么是工作干到了极致,要么是群众已经失望,不愿说、不愿提,前者应该是少数,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尽管意见尖锐,但越是尖锐,越是说明基层群众在真正关心单位的发展,同时对改进某些工作的愿望极其迫切和渴望。这个时候,如果认真加以思考和落实,就会发现,这些意见对改进个人、单位或组织的工作,增进发展不无裨益。

当然,有些基层群众所提出的尖锐“意见”,是由于不明情况、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曲解或误解,或有些意见之所以在某些征集者看来“质量不高”,这可能与表达途径、征集方式和过程有关。比如,事先情况说明不到位,沟通引导不充分,未及时解答群众的疑惑。若是因为忌惮于意见太尖锐、缺乏耐心或怕惹麻烦,就对这些意见视而不见,甚至否定征求意见的必要性,那就走向了反面,不仅会消解群众参与的热情,还与转变作风的初衷相背离。

事实上,所谓的尖锐意见,不是沟通的真正障碍。恰恰相反,仔细思考这些尖锐意见产生的原因,乃至把它当成一名干部、一个单位或一级组织了解民意、民情、民生的一个渠道,对基层群众指出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基层群众产生的误解及时澄清和解疑释惑,完全可以增进干群沟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了这样的态度,相信会有更多基层群众在征求意见中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提出更多更好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之效。

(杨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