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随同企业安全检查组到某区队检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到了某综采工作面时,只见综采面没有生产,综采面支架间距合理,设备设施干干净净,材料堆码整整齐齐,人员着装规范,一切都显得安全有序。在随后的考评会上,该综采面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也“理所当然”的获得了检查考评的第一名。
但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检查结束的当日中班,该综采面就发生一起机电设备伤人事故,导致一名操作人员胫骨骨折。刚检查过并取得考评好成绩的综采面怎么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呢?为此,事故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力图查清事故原因。
到了该综采面后,现场糟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禁让调查组人员倒吸一口凉气,只见综采面支架排列凌乱,机电设备管理混乱,材料堆码东歪西倒,作业人员袒胸露背,与前一天的检查时的情况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这让调查组人员百思不得其解。
在现场调查中,还是该综采面的一名操作人员一语道出了“玄机”。原来,该综采队过于强调抓生产进度,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并不重视,每次接到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通知后,都是停产停工,组织全队人员临时搞突击,搞出一番好景像应付上级的检查,这样每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队负责人对此还颇为自得,并自诩为对付上级检查考评的“法宝”。
当然,调查组很快查清了事故原因,并“拔出萝卜带出泥”顺带查清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考评“取得”好成绩的“猫腻”。最后,不仅取消了考评成绩,还责令该队负责人在企业安全办公会上做出深刻检讨,并按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近年来,笔者先后参加了多次企业组织的安全、党建、科技等方面的检查考核活动,也不难发现,“粉饰”现场、应付检查考评的情况并不少,如果遇到检查不认真或走过场,就很容易蒙骗过关。
比如,遇到安全检查,一些单位不在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上下工夫,却在如何“粉饰”现场上动起了脑筋,停产停工紧急搞外表光鲜的“盆景”,职工群众看在眼里,不满在心里,讽刺其为“外表一堂光,里面一包糠”,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在开展精益管理过程中,很多生产单位看起来热情无比,可在检查过程中依然发现存在办公抽屉外物品存放标签分明、抽屉内却随意存放,文件柜上标识清楚、文件柜内却“别有洞天”等问题。现场管理只顾表面光鲜,是一种惰性心理的表现,更是一种投机讨巧的心理在作祟,其工作效率也必然大打折扣。
要杜绝这些现象,笔者认为,检查考评还需多一些“较真”,促使迎检单位改变“投机讨巧”心理,把工夫下在平时。引导迎检单位树立正确、积极的迎检意识,通过日常的严格管理和细致管控,提高每名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让员工具备和养成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努力关注到每个细节,并通过细节的完善来完成对工作过程和质量的严格把控。
其次,迎检单位要杜绝“面子工程”。因为,表面光鲜尽管“看上去很美”,但这种“表里不一”的表象,既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效率,也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毫无益处,还会给员工传递极不正确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浪费。如果有那精力,不如在现场真抓实改,虽然表象不会那么好看,但是却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并根据检查意见,进一步抓好问题整改。
再者,迎检单位还需从基础和小事做起,着眼于小处、细节,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作和管理创新,多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方面,从而激发工作灵感,主动寻求解决和改进之道,以“小”创新汇聚“大”能量。比如,鼓励员工利用工作间隙常去翻看标签、标识,将错位物品及时归位,实现准确定位、快速查取,就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此外,承担检查考评的单位和人员也要反思,据此改进检查考评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检查考评前不发通知,不下文件,不打招呼,让迎检单位没有足够的时间搞“盆景”;或不召开汇报会,不听、少听汇报,直插现场,让汇报材料中“粉饰”出的成绩在现场暴露无遗;或不劳师动众,轻车简从,组成精干的检查小组,根据迎检单位的情况,临时决定迎检的机构和现场,在迎检单位“措手不及”中看到真实情况,查出真实问题,从而不被某些“粉饰”出的“光鲜”和“盆景”遮盖住眼睛,从而才能达到检查考评的初衷。(杨涛)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