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多给孩子安全上几道“保险”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溺亡事件,再次给家长和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孩子们的安全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风险意识须从小教起。

    笔者认为,孩子容易陷入危险,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活泼好动,好奇害死猫;又讨厌紧箍咒,喜欢干些出格的事儿;二是没有风险意识,也没有避险知识,不知道是雷,以为是糖果呢;三是自救力量微弱,真陷入危险,无力化解。 

    如同石头之下青草照样冒头一样,孩子好奇、调皮、爱玩的天性压不住,也不宜压,风险避免了,把孩子弄成小老头了,不是好方法。笔者认为,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应多管齐下,多上几道“保险”。

    首先,让孩子远离险地、险物。如在防溺水方面,有大面积水域的地方,护栏要扎牢、警示牌要树好,尤其要警惕网上“飞来”的危险。不久前,某地一中学生在网上买来硫酸铜,放到饮料里让同学喝,结果把人家喝进了重症监护室。这些化学原料,不知轻重的孩子怎么能轻易购买呢?危险品和孩子之间,必须实现物理隔离。 

    其次,风险教育要跟上。据说在东北有种狍子,遇上危险不知道跑,甚至自己往枪口上撞。孩子可不能这样“呆萌”,风险意识,得从小教起。孩子处在踢死蛤蟆弄死猴的年龄,就像脱缰野马,多动爱跑。牧马人必须在观念上送上一个笼头,以防毒草。家长得跟孩子们说,不要随便捡东西玩,不能随便下水戏耍。学校也不能光盯着考试,有条件的话要争取开设生命安全课程,教给同学们一些避险的原则和技术。别说小孩,有的大学生遭遇侵害时也会茫然无措,既不能及时发现风险,也不会及时止损,这都是风险教育缺失的表现。 

    风险教育要贴近孩子。孩子们个性较强,不喜欢戴紧箍,排斥家长的管理,老想往安全区外头冲。这就对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的方法是潜移默化。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通过故事,甚至改编成音乐剧,教给儿童们“裤衩和背心盖着的地方不能碰”等自我防护常识,效果就很好。希望儿童文学家们和出版社,多创作出版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作品和书籍,多给孩子吹吹安全风,多灌输安全知识,多上几道“保险丝”。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