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那么管安全能否管生产?!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七大原则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规律的特点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把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安全与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但是,从事物的另一个角度,我们能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管安全的能否管生产?如果能管,那么应该怎样管,管到何种程度,管安全与管生产的,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他们的地位、作用、职责与权限有何不同?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中思考,最终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使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看得更远,抓得更准,行稳致远!

要想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妨从什么是安全,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怎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这三个问题说起,让大家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一个透彻的认识,我们回过头讨论管安全的能否管生产的这个系列问题,也许我们就能理出头绪,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什么是安全?顾名思义就是生产活动主体没有危险,没有受到损害的一种客观状态。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一种属性,因而它必然依附一定的实体(主体)。这个主体可以是人、物、环境、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组织、机构、企业、政府、国家。离开了主体谈安全则是空谈安全,也就是说脱离了具体的、特定的生产活动主体讲安全,人们也就不知道、不理解所谈的安全是谁的安全,就好比一个管安全的给正在扫马路的讲生产工艺安全一样,人们会有一种“牛头不对马尾的感觉”。所以讲安全必须结合当下的实际生产活动的具体的人、机、环及其有序运行情况讲安全,这样才有针对性、实效性。

安全与危险相伴而生,是生产活动中的一对矛盾体,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危险未超过我们允许的限度,我们视为这种危险是可以接受的,是安全的。所以,危害辨识、事故风险评价和针对不能接受的危险,采取措施,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就是我们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抓手,离开了具体生产活动的这三大任务,我们也就无从下手,就会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管安全的与管生产的,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围绕生产活动安全管理的三大任务开展工作,把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采取措施融入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才能做到时时处处事事保安全,使安全与生产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这一宗旨。

但是,管生产的与管安全源于角色的不同,其职责和作用必然会有一个质的差别。首先,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只要是人类活动,就必然存在着安全问题,就必然存在着安全管理过程,而且,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时间、空间、客观物质条件等的变化,因此,这三个过程始终在随着这种变化不断进行。所以说,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这一原则,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我们才能实现安全生产。怎样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安全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全体职工。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假手他人,只能是自己。这是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就能搞好安全工作。“我要安全”这句口号,更准确的应该说“我不得不要安全”,否则就是一个“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在过马路”。

照此推理,有观点认为,人人都抓好了自己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被缩小,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没什么事了,该统统下岗回家了。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做不到的。因为在当前我们的企业各项生产活动当中,时常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故,说明在我们的企业当中仅靠生产部门抓安全还不能完全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另外安全生产本身是一门多学科组成的边缘科学,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管理学科,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去从事专业的管理。这就是安全管理部门和专职安全员存在的客观条件。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回答管安全的能否管生产这个系列问题,就比较容易了,很显然,管安全的也必须管生产。如果不介入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生产的动态,管安全的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也就没有针对性、时效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怎么管?首先介入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启之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项目的设计阶段,从源头上分析生产任务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论证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凡是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有其生产任务,都应有负责人。生产活动的主体就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任务的负责人就是该项生产任务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对该生产任务全部过程负总责。作为企业负责人、管理层、职能部门和安全监管人员,应将企业所进行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自己的监管范围,对其生产任务进行登记备案,事先了解其任务的性质、种类、规模、工艺流程和所需人员数量,对其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为先。

第二要抓现场。生产一线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根基。没有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就成为空话。安全部门和安全监管人员一定要有身系一线抓安全的思想意识,做到三个优先。一是开工前优先指导,协助指导生产一线根据生产经营活动任务特点,进行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开展风险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和现场处置方案;二是安全检查优先,指导生产一线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设备、设施、劳动保护用品、劳动防护设施和职工劳动技能进行全面检查,仔细分析现场管理存在的缺陷,查缺补漏,完善管理,防患于未然;三是安全劳动技能培训优先,协助指导生产一线开展员工岗位安全劳动技能培训,学习岗位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掌握安全劳动操作规程,熟悉应急处置措施和求救方法。

第三要抓落实,就要抓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作为管理职能部门和企业安全监管人员,不可能时刻处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要想实现安全生产,我们必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对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防范任务,做到“四定、五到位”。四定,就是按照定岗、定责、定人、定时的原则,抓好生产过程中每个岗位人员应负责的危险有害因素监测工作,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五到位就是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整改要求,做到整改期限、责任人、资金、整改措施和处置方案五到位。

第四要严管理,做到奖惩分明。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最大难点就是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侥幸、凑合的心理。作为安全职能部门和监管人员应制定最严厉的奖惩制度,对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措施好的单位给予高额奖励,对落实差的要给予最严厉的处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安全生产管理有可比性。

管理的目的就是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落实的目的就是责任到人。只有勤管理,勤落实,勤督促,我们才能将预先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付诸于实践,转化为职工安全作业行为。只有职工的作业行为符合安全要求,我们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一靠管理,二靠落实。我们只有在抓管理、抓落实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打牢基础,提高保障,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那么管安全能否管生产?其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我们要学会从源头、现场、落实等几个面进行有效介入和监督,我们就能做到既不越位指挥,又能保证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促进安全生产,使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看得更远,抓得更准,行稳致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