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培训应把“安全”讲透,让职工有解疑释惑的感觉(2月作品)

  提及安全,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安全很重要,人没有安全,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什么是安全呢?大家包括笔者自己有时候都会感到很迷茫,很困惑。因为安全不是以一种实体、实物而存在,我们平时看不到,摸不着,给人一种抽象的感觉。另外,一谈安全,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放在其重要性上,认为安全就是生命,没有安全一切无从谈起,安全就是一种幸福,没有安全何谈幸福,安全是一种责任,保护不好自己,就是辜负了自己亲人的期望等等。而真正从安全本质性的含义认识安全,从实际工作中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凡事皆有规律可循,安全生产也一样,只要我们对安全生产的本质性概念有一个透彻的认识,那么,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就知道从何处下手,从何处发力,完成怎样的工作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笔者近期围绕“什么是安全,安全能否被认识,确认安全需要做什么”为主题,利用微信平台,与8个工地60多个职工进行了互动,取得了解疑释惑的效果。

  何为安全?笔者为了让大家对其有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认识,采用了我国古人的解释“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就是说没有危险,没有受到损害,就是安全,安全以危险为前提而存在,只不过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危险度。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列举了树叶坠落体打在了一个人肩膀上,为什么站在树下的人不以为然呢,原因就是坠落的树叶对人构不成危害。通过这样的解释和列举例子,大家对“安全”二字的含义有了一个基本通俗的认识,就好比职工所说的,自己和同伴没有受到危害就叫安全。

  紧接着,笔者因势利导,对安全的本质含义做了七个方面的诠释,一是安全,是主体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一种属性,因而它必然依附一定的实体(主体);二是主体,可以是人、物、环境、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组织、机构、企业、政府、国家;三是离开了主体谈安全是空谈安全;四是当安全依附于人时,那么便是“人的安全”;当安全依附于国家时,那么便是“国家安全”;而当安全依附于世界时,便是“世界安全”。五是安全不仅是没有危险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是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安全主体自身,还是安全主体的旁观者,都不可能仅仅因为对于安全主体的感觉或认识不同而真正改变主体的安全状态;六是安全,是主体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正因为安全是客观的,因而它与安全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本身并不包括安全感这样的主观内容。安全感≠安全状态;七、安全是人类活动本身的有机组成,是人类活动过程中始终必须保持的一种状态。没有“安全”的状态,人类活动是无法进行的。

  对这七个方面的诠释,笔者逐条发到职工微信群里,让职工领会。然后让职工谈体会,大部分职工的体会是,这样解释比较透彻,让人感到释义解惑,过去只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只把安全喊在口头上比较多,还有的职工说,脱离了主体谈安全,确实是一种空谈安全,也不知道在谈谁的安全,讲安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才就有意义。

  主体安全能否被认识?认识主体安全需要做什么?笔者在职工微信群里接着把话题转到这个问题上,告诉大家安全是可以被认识的。安全感是安全主体对自身安全状态的一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与客观的安全状态有时比较一致,有时可能相差甚远。认识主体是否安全需要进行主体活动过程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对不能接受的危害,采取措施,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也就是说,需要做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我们的生产活动才能保证安全。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列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过马路为什么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人们吃鱼为什么要挑刺等例子,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生活动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采取预防措施的意义。通过列举这样的例子,职工们结合生产实际打开了话匣子,大家结合各自岗位实际谈到了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触电、交通、消防、高处坠落、摔伤、烧伤、中暑、煤气中毒、液化气罐爆炸等多方面的事故风险,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很好富有实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互动,大家普遍感到提问方式的培训,带给大家的是更多的思考,理论释义和举例说明,让大家对安全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不仅知道安全的重要性,更知道怎样做才能实现安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红心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