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为安全作诊断”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响应,全员参与,采取自我诊断、相互诊断、集体诊断和专业部门会诊等积极有效的形式,发现和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同一个安全隐患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场所、同一个岗位甚至同一个员工身上反复出现的问题,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客观分析“割韭菜”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源在于有的单位部门或员工在整改安全隐患时,只在“表”上用力,未在“里”上用功,忽视了刨根究底,淡化了治本,弱化了根治。
杜绝“割韭菜”现象,笔者认为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要深究“病根”。牢固树立“一百个过得去也顶不上一个过得硬”的理念,着力在思想深处消除“老经验”、“老办法”等陈旧的思维,消除“差不多”、“过得去”等低劣标准,消除“估计没问题”等侥幸心理,彻底清除思想上的“低老坏”。
要砥砺作风。敢于唱黑脸,勇于当包公。严格对照制度、规矩、标准,常开展“回头看”活动,将松了的弦再紧一紧,将反复的问题再查一查,将再现的缺点再改一改,当面锣,对面鼓,做到整改无借口。
要提升能力。仅有强烈的整改之心,却无过硬的整改之能,隐患整改只能是纸上谈兵或昙花一现。岗位操作人员要善于结合岗位实际,自觉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管理人员尤其是专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懂政策、懂理论,更要在“动手”能力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成为安全管理的“大工匠”,带领员工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红心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