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漫谈“师带徒”(6月作品)

  前几天,笔者参加了一次特殊的生日会,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这位过生的“寿星”叫赵兴贵,是我原来在采煤队工作时的师傅王华富的师傅,按照我们这边师徒辈分传统,我一直尊称赵兴贵为师爷。

  赵兴贵在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采煤一队已经干了10多年生产班长,他是四川通江人,只有小学文化,典型的矿山汉子,善良,豁达,耿直,他带过的徒弟能坐一两桌,很多徒弟如今是一线生产骨干,有七八个徒弟担任了采煤班长或者采煤副队长。

  我的师傅王华富是赵兴贵的大徒弟,四川大竹人,初中文化,今年46岁了,如今也是班长,还曾获得达竹煤电公司十佳班组长的荣誉。酒席上,我的师傅王华富端起酒杯,绕到桌子的另一头,毕恭毕敬地给自己的师傅敬酒。那一刻,这对师徒两手紧握,相谈甚欢。

  我的师傅王华富在小河嘴煤矿工作10年了,先后带了7个徒弟,我是师傅的三徒弟。按文化程度分,师傅的徒弟中有高中生,也有大学生;按照地域分,有云南的,有江苏的,也有四川的。师傅为人平和善良,待人实诚,特别是乐于助人,深受徒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我第一天给师傅做徒弟开始,师傅不仅将自己的现场经验教给了我,还把自己研究总结出来的操作技艺倾囊相授,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每一个安全操作细节,避免我走弯路。有时候感觉,师傅就像父亲,不仅教你怎么生活,教你怎么做人,还无私地帮助你。

  不仅工作上,生活上,师傅对徒弟们也是无微不至。在我刚到矿上住在单身宿舍时,下班后师傅总是把我叫我到他家吃饭喝酒。有次矿上要招收青年工人去院校委培,得知消息的师傅第一时间跑来我的宿舍告诉我,看着师傅大热天为我跑得满头大汗,我心里满是感动和感激。

  每逢师傅过生过节,师傅家里总是热闹的,几个徒弟总能让师傅开怀大笑。有次,我们几个徒弟陪师傅喝酒,喝高兴了,我问师傅:“师傅,你为什么对徒弟们这么好呢?”师傅回答:“我怎么能对你们不好呢?以前我的师傅赵兴贵就是这样教我的。”师傅的回答质朴而自然,但是让我们几个徒弟回味了很久。

  后来,师傅的大徒弟、也就是我的师兄,如今在小河嘴煤矿通风队做瓦检员的唐纯干,也带上了自己的徒弟。听别人说,唐师兄对自己的徒弟也很好,师徒的感情在全队有口皆碑,去年还被队上评为金牌师徒。我想,这就是师徒精神和品质的代代传承吧。

  在煤矿,很多活儿都是手上活儿,都需要师傅示范,很多人影响一生的操作习惯,都是源于师傅的。师傅王华富在工作上很严谨认真,他当班长在采煤工作面,没人敢和他开玩笑,徒弟们见了师傅更是如同老鼠见了猫,规规矩矩的按章操作。如今,尽管我早已不在采煤队工作了,进入了机关当上了管理干部,但是师傅教给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始终都在影响着我。

  曾几何时,每一个初入企业的工人,如同我一样,都把师傅作为自己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师傅情感这条纽带,在企业代代相传,融入企业,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师徒制一直在不断发展着。“传帮带”的师徒制,传递的不只是工业文明的薪火,更是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手工技能行业呈逐渐减少趋势,集约化、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人更多接受的是院校化、课堂化的教育,加上行业工人流动加快,师带徒这种技艺传承培养方式已经在逐渐淡化,师徒情感纽带也在不断弱化。师傅这个词,已经很少见诸报端和人们口中。

  在煤矿、建筑、化工等很多行业,据笔者了解,企业对师带徒的重视程度日益降低,师带徒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形式,效果少有人关注;人们的师带徒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师傅”一词在很多年轻工人眼里,少了尊重和敬畏,让很多老工人不再愿意带徒弟;还有现在的年轻人自以为肚里“墨水”多,觉得师傅会的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于是乎,师徒双方各看对方不顺眼,工作和生活上少了亲密和融洽,工作起来别别扭扭。

  实事求是地说,在时代的大潮中,师傅的背影正在逐渐远去。但我认为,师徒传帮带作为技术工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如果再经过这样一个环节,就能真正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所以,师傅承载的情怀和责任却从未过时。师傅传承给徒弟的,不仅是技术技艺的本身,更是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和上一辈关心培育下一辈的品质。而这种工匠精神,在“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依然可贵。

  清代诗人罗振玉在《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思是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对于每一个走进企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师傅,都是自己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师傅传授技艺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但师傅对徒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比如,很多行业或者企业的很多操作方法,是一代又一代师徒严格传承,精心呵护才延续至今的。如果技艺传承出现断层,毁掉的是多少代师徒辛苦经营的结果。

  时代在变,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相继走上岗位,“80后”、“90后”、乃至将来的“00后”员工思维更加活跃,企业的培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师带徒作为企业的一项优良传统,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只要延续好这个传统,师徒之间的纽带就不会变。因为,师徒制传承的不只是技术本身,更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俗话说: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徒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情分,只有互相理解,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如今的煤炭、化工等行业或企业,正处在深刻而巨大的变革中,一个行业或者企业要发展,需要一批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前赴后继,需要不断传承或革新操作技艺,也更需要薪火相传的师带徒精神的实质回归。

  年轻人要虚怀若谷,在“修”字上下功夫,踏踏实实地向师傅学习;师傅也要毫不保留,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在“带”字上做文章,勤勤恳恳地把经验技术传授给徒弟,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建议,让年轻人少走弯路、犯错误,教学相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的水平也都能得到提高;当然,企业也要重视师带徒,从权责利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让师傅愿意教,徒弟愿意学,对员工和企业都有裨益。

 

  如今,我常想起唐师兄对徒弟的好,常想起师傅对我的好,也常想起师爷对师傅的好,几代师徒情,值得我永远铭记和怀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红心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