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C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A.40 B.50 C.60
2.《条例》于2007年( B )起实施。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3.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 B )小时。
A.1 B.2 C.3
4.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当于( B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5.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A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A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 30,7 B.20,5 C.15,3
6.《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 B )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A. 生产单位 B. 任何单位 C. 安监部门
7.《条例》规定,( A )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 一般事故 B. 较大事故 C. 重大事故
8.《条例》规定,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 C )负责调查。
A. 省级人民政府 B.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
9.《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技术鉴定所需时间( B )事故调查期限。
A. 计入 B. 不计入 C. 部分计入
10.《条例》规定,( A )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A. 事故发生单位 B. 事故责任人员 C. 事故处理人员
11.《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的事故为( B )。
A. 重大事故 B. 一般事故 C. 较大事故
12.《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的事故为( A )。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处
13.《条例》规定,( A )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 B. 安监部门负责人 C. 有关部门负责人
14.《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 B )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A. 其主要负责人 B. 其负责人 C. 其有关人员
15.《条例》规定,( A )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处
16.《条例》规定,( B )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A. 安监部门 B. 事故发生单位 C. 有关部门
17.《条例》规定,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 A ),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中介机构 B. 事故调查人员 C. 事故单位
二.多选题
1.《条例》要求事故调查组应由有关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ABCD )组成。
A.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监察机关 C.公安机关 D.工会
2.《条例》不适用于以下( AB )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A.核设施事故 B.国防科研生产事故 C.煤矿生产事故 D.钢厂生产事故
3.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 ABCD )内容。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B.事故简要经过
C.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 D.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4.以下(ABC)单位发生的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参照《条例》规定执行。
A.事业单位 B.社会团体 C.国家机关 D. 国防科研生产单位
5.《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罚款的行为有( ABC )。
A.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B.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C.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三.判断题
1.某企业发生事故,死亡32人,重伤7人,该事故按级别划分为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条例》规定,事故划分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个事故等级。(×,4个级别,缺特别重大事故级别)
3.《条例》规定,特别重大事故应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也依照《条例》执行。(×,不依照)
5.自《条例》施行之日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6.《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1小时)
7.《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8.《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9.《条例》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按规定时间对事故调查报告做出批复。(√)
四.问答题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立法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答: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2.《条例》将事故划分为哪4个等级?
答:根据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条例》对事故的报告是如何规定的?
答:(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4.《条例》对发生事故单位现场人员、负责人报告事故是怎样规定的?
答: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5.《条例》对事故调查组成员的条件有什么要求?
答:《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6.《条例》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