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文 号】:AQ 2007.4-2006
【颁布日期】:2006-10-1
【实施日期】:2007-07-01
【标 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4-2006
前言
本标准依照AQ 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制定,用于指导尾矿库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创建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独立选厂所属的尾矿库,电厂灰渣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Q 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YS 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
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3.1 目标
3.1.1
3.1.1
3.1.1
3.1.2
3.1.2
3.1.2
3.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3.2.1
3.2.1
3.2.1
3.2.2
3.2.2
3.2.2
3.2.3
3.2.3
3.2.3
3.2.3
3.2.4
3.2.4
3.2.4
3.3 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
3.3.1
3.3.1
3.3.1
3.3.2
3.3.2
3.3.2
3.4 安全生产责任制
3.4.1
3.4.1
3.4.1
3.4.2
3.4.2
3.4.2
3.4.3
3.4.3
3.4.3
3.5 文件与资料控制
3.5.1
3.5.1
3.5.1
3.5.1
3.5.2
3.5.2
3.5.2
3.5.3
3.5.3
3.5.3
——内容真实、准确、清晰;
——填写及时、签署完整;
——标识明确、编号清晰;
——易于识别与检索;
——完整反映相应过程;
——明确保存期限,并按期限保存。
3.6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3.6.1
3.6.1
3.6.1
3.6.2
3.6.2
3.6.2
3.6.2
3.6.2
3.7 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
3.7.1
3.7.2
3.7.3
3.7.4
3.8 安全投入
3.8.1
3.8.2
3.9 工伤保险
3.9.1
3.9.2
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4.1 辨识与评价要求
4.1.1
4.1.1
4.1.1
4.1.1
——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
——现在和计划的生产活动;
——内部和外部的改变。
4.1.1
4.1.2
4.1.2
4.1.2
4.1.3
4.1.3
——准备;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转化为风险的条件;
——量化风险结果;
——划分风险等级。
4.1.4
4.1.4
4.1.4
——消除;
——替代;
——工程控制、隔离;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4.1.4
4.1.5
4.1.5
4.1.5
——使用前检查;
——计划任务观察;
——设备检查;
——工前危险预知;
——交接班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检修;
——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
4.2 尾矿库风险评价
4.2.1
4.2.1
4.2.1
——暴雨风险;
——周围山体泥石流风险;
——周围喀斯特地貌导致的风险;
——地震风险;
——外来尾矿、废水风险;
——库区周围作业风险;
——库内采、选尾矿风险;
——蓄意破坏风险。
4.2.1
——运行工艺导致的风险;
——尾矿设施导致的风险;
——法律、法规、标准需求;
——相关方的观点。
4.2.2
4.2.2
4.2.2
4.3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
4.3.1
4.3.1
4.3.1
4.3.2
4.3.2
4.3.2
4.3.3
4.3.3
4.3.3
5 安全教育培训
5.1 员工安全意识
5.1.1
5.1.1
5.1.1
5.1.1
5.1.1
5.1.1
5.1.2
5.1.2
5.1.2
5.2 培训
5.2.1
5.2.1
5.2.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员工和管理层的意见和建议;
——技术发展的需要;
——变化过程管理要求;
——风险评价结果;
——相关方面的要求。
5.2.2
5.2.2
5.2.2
5.2.3
5.2.3
5.2.3
——员工反馈;
——绩效改善调查;
——管理层反馈;
——测试结果的分析;
——现场应用能力的跟踪
6 尾矿库建设
6.1 尾矿库勘察
6.1.1
6.1.2
6.2 尾矿库设计
6.2.1
6.2.2
6.2.3
6.2.4
6.3 安全设施施工及验收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4 尾矿库的闭库
6.4.1
6.4.2
6.4.3
6.4.4
6.4.5
6.5 尾矿库的再利用
6.5.1
6.5.2
6.5.3
6.5.4
7 尾矿库运行
7.1 尾矿输送
7.1.1
7.1.2
7.2 尾矿筑坝与排放
7.2.1
7.2.2
——严格按照设计和作业计划的要求进行;
——冰冻期、事故期或因其他原因确需长期集中排放时,应避免影响后续堆积坝体的稳定;
——滩顶高程满足生产、防汛、冬季冰下放矿和回水要求;
——尾矿坝堆积坡比和坝外坡面维护工作符合设计要求;
——子坝堆筑前按规定处理岸坡,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经主管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充填筑坝;
——子坝堆筑完毕,应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
7.2.3
7.3 水位控制与防汛
7.3.1
7.3.1
7.3.1
——按设计要求控制库内水位;
——在满足回水水质和水量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内水位;
——当尾矿库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汛前应进行调洪演算;
——当回水与尾矿库安全对滩长和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时,应优先保证尾矿库安全;
——水边线应与坝轴线基本保持平行。
7.3.1
7.3.1
7.3.2
7.3.2
7.3.2
7.3.2
7.3.2
7.3.2
7.3.2
7.4 尾矿坝渗流
7.4.1
7.4.2
7.4.3
7.5 防震与抗震
7.5.1
7.5.2
7.5.3
7.6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7.6.1
7.6.1
7.6.1
7.6.1
7.6.2
7.6.2
7.6.2
7.6.2
7.6.3
7.6.3
7.6.3
7.7 变化管理
7.7.1
7.7.2
7.7.3
7.7.4
8 检查
8.1 一般要求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2 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
8.2.1
8.2.2
——识别并纠正尾矿工不当的行为;
——输送、排放设备、设施的状况;
——尾矿坝有无不良的状况;
——坝体是否有沉降;
——排渗设施有无不良的状况;
——浸润线的高低;
——排洪设施有无不良的状况;
——周围地质环境是否变化;
——周边是否有乱采滥挖现象;
——有无外来尾矿影响;
——有无放牧和开垦现象;
——纠正和预防行动的效力。
8.3 防洪安全检查
8.3.1
8.3.2
——检查尾矿库设计的防洪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尾矿库水位;
——尾矿库干滩长度、平均坡度和滩顶高程;
——尾矿库在最高洪水时坝的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排水井、排水斜槽、排水涵管、排水隧洞、溢洪道和截洪沟等排洪构筑物有无变形、位移、损毁、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8.4 坝体安全检查
8.4.1
8.4.2
——外坡坡比;
——位移;
——纵、横向裂缝;
——滑坡;
——浸润线位置;
——排渗设施和渗漏状况;
——坝面保护设施。
8.5 库区安全检查
8.5.1
8.5.2
——周边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和溶洞等情况;
——违章爆破、采石和建筑;
——违章进行尾矿回采、取水;
——外来尾矿、废石、废水和废弃物排入;
——放牧和开垦。
8.6 纠正和预防措施
8.6.1
8.6.2
——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计划;
——实施纠正和预防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及时反馈纠正和预防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并与员工和相关管理层进行沟通;
——必要时需要对纠正和预防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评审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保存及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记录的要求。
9 应急管理
9.1 应急准备
9.1.1
9.1.1
9.1.1
——自然灾害导致的溃坝事故,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
——周围环境导致的溃坝事故,如外来尾矿、废水,周围采矿作业,库内采进尾矿等;
——工艺和设施导致的溃坝事故,如水位超过警戒线、排洪设施损毁、排洪系统堵塞、坝体深层滑动等。
9.1.2
9.1.2
9.1.2
9.1.2
9.2 应急计划
9.2.1
9.2.2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状况的经验;
——企业现有的应急能力和应具备的应急能力;
——专业应急部门可以支援的应急能力;
——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等。
9.2.3
——接警与通知;
——指挥与控制;
——警报与紧急公告;
——应急资源;
——通讯;
——事态监测与评估;
——警戒与治安;
——人员疏散;
——医疗与卫生;
——公共关系;
——应急人员安全;
——搜索与援救;
——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
9.2.4
9.3 应急响应
9.3.1
9.3.2
9.4 应急保障
9.4.1
9.4.2
——医疗救护;
——搜索与救援;
——安全保卫;
——通讯;
——抢修。
9.4.3
——通信设备;
——急救用品;
——紧急备用电源、设备及物资;
——摄影设备;
——应急人员的识别标识;
——急救防护用品。
企业应急装备的配置,应考虑外部可以支援的应急能力。
9.4.4
9.5 应急评审与改进
9.5.1
9.5.1
9.5.1
——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
——外部应急经验;
——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9.5.1
9.5.1
9.5.2
9.5.2
9.5.2
9.5.2
10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10.1 报告
10.1.1
10.1.2
10.2 调查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3 统计与分析
10.3.1
10.3.2
——事故发生时间规律分析;
——伤亡人员年龄结构分析;
——伤亡人员工作年限分析;
——原因分析;
——伤害率分析;
——事故费用分析;
——安全标准化系统缺陷分析。
10.3.3
10.4 事故、事件回顾
10.4.1
10.4.2
10.4.3
11 绩效测量与评价
11.1 绩效测量
11.1.1
——安全目标的实现;
——事故、事件的发生情况;
——措施的执行情况;
——安全管理的依从性;
——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持续改进。
11.1.2
11.1.3
12 系统评价
12.1 内部评价
12.1.1
——评价计划的产生与批准;
——评价频率;
——评价范围和标准;
——评价方法;
——人员能力要求;
——评价结果的处理。
12.1.2
——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效力和效率;
——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资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
——实际安全绩效与期望值的差距;
——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纠正行动的效力和效率;
——企业与相关方的关系。
11.2.1
11.2.2
11.2.2
11.2.2
11.2.2
责任编辑 :暮秋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或转发本文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