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公众聚集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而相对滞后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淡漠,所造成的火灾隐患日益突出,发生火灾的机率也在不断上升。
火灾,不仅顷刻之间可以烧掉大量财物,烧毁无法弥补的历史文化瑰宝,而且还危及人们宝贵的生命。火灾现场缺氧、高温、烟尘、毒气和房屋倒塌等突如其来的险恶环境,往往使被大火围困的人们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以致葬身火海。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火灾死亡的人数大约在2000至3000人,因火灾受伤的人则达5000人左右。
火灾中多数的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
2005年6月10日汕头市华南宾馆特大火灾造成31人死亡就是因为很多住客缺乏消防常识和逃生技能。一名曾进入现场进行清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火被扑灭后,我们在清查现场时,发现一个房间门是紧闭的,打开一看,房间的窗户也是紧闭的,没有一点自救迹象。地上却横七竖八地躺着很多女孩,她们都被房间的烟熏死了。”
在我们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缺少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一些人甚至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想象形成了简单而错误的认识。如盲目地认为发生火灾无非就是往下逃。经验告诉我们:发生火灾时,如果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沿被烟火封堵的楼梯往下跑、乱闯者可能死于非命,因为不是被烟气熏倒窒息,就是身陷火海。
1991年1月,西安兵工物资西北招待所火灾中丧生的6名死难者,全部是因沿楼梯盲目地往下跑而被迎面上窜的浓烟熏到,终遭火难。
1993年,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因违章电焊发生特大火灾,死82人,伤51人。这家商场只有三层,营业面积并不大,大火发生在白天,而失火时又并非营业高峰期,可为什么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呢?
以上错误逃生的例子我们可以列举许多,但貌似不同的种种事实,都在诉说一条真理:火场逃生要有科学的理论作向导,而不是受本能驱动,身处火海,采取理智、有效的逃生方法,才能在险象环生的死亡深渊上架起生命之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应该有面对灾害的准备,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的人不知所措,生灵涂炭;有的人慌不择路,跳楼丧生或造成终身残疾;也有的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降临时是否具备逃生自救的本领。
那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这里归纳和介绍一些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一、保持冷静
陷入灾难的人可以分为三类:大约10%到15%的人能够保持冷静并且动作迅速有效;另有15%或者不到的人会哭泣、尖叫、甚至阻碍逃生。剩下占多数的人什么也不干,完全惊呆了,脑子一片空白。
在火灾突然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高温的灼烤,场面混乱,多数人因此心理恐慌,这是人最致命的弱点,不同的人在事故中则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一些人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下,其大脑运转异常活跃,表现在行为上则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眼前的火情,采取果断措施保护自身。
也有的人会变得意识狭窄,思维混乱,发生感知和记忆上的失误,做出异常举动。如火灾中一些人只知推门而不知拉门,将墙当门猛敲猛击等。
在某市的一高层建筑火灾中,部分人员已从着火的楼层下到一层,本已脱离危险,然而,由于一人发现楼道外门打不开,便折身上楼,其它人竞也跟上楼,被火逼下后,门不开,又上楼,如此折腾,最后大部分人罹难。其实只要转身通过一层楼道水平逃向大厅便可脱险。因此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至关重要。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惊慌失措,快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 、乱冲乱撞。逃生前宁可多用几秒钟的时间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及火势情况,再尽快采取正确的措施。
1994年11月27日辽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火灾,233人死于非命。选煤厂工人戴军在舞厅的另一侧,当惊慌夺路的人群挤成一团时,他明白再挤过去只能死路一条,他没有乱跑,看见老板娘打开南面疏散门出去,也随着几步,逃到外面,他只有面部的额头和鼻子受到轻度烧伤。
二、熟悉环境
了解和熟悉所处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平时要有危机意识,对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在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火灾逃生计划,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熟悉掌握并加以演练。
有时候人的本能并不能拯救他们在灾难中幸存,而成功逃生的关键就是为人们的大脑及时补充进“逃生数据”,只有依靠平时的逃生演练才有可能获得这些“数据”。当我们冷静的时候,大脑需要8到10秒钟的时间处理一段新信息。压力越大,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当灾难发生,外界信息涌进大脑的速度和流量增大,大脑无法反映,只有采取快速行动。此时大脑就依赖习惯。
在日本有关部门每年都安排计划,组织全社会的公民分批参加防火、灭火、逃生等方面的系统训练,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美国,公民的安全意识更加浓厚,每个家庭都制定有火场逃生计划,每年都要举行有全家成员参加的火灾预案演习。
“逃生计划”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首先是要安装烟感探测器。许多火灾都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时,烟感探测器报警可避免人们在熟睡中走向死亡。消防局希望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都要熟悉烟感探测器报警的声音。
其次,要求每个家庭绘制一张房屋格局草图。在每个房门口、楼梯口、窗户边和大门口都要贴上一张。草图上要标出至少两条从每个房间中逃向户外路径。绘制这样一张草图需要全家人的参与。家长们必须让孩子牢牢记住每个通往室外的出口。草图上最好把邻居家的位置或离自家最近的大路的位置标志出来,以便逃出火场的人能及时向其他人求救。
第三部分就是教孩子们一些逃生知识了,包括教孩子们如何避免烟中毒或被火烧伤。
第四部分就是实地演习。父母必须保证每个孩子都要参与且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如果近期内小孩子自己呆在家里的机会较多的话,也要尽快进行一次实地演习。有时这种演习会在晚上举行,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适应黑暗环境,帮助他们克服怕黑的心理。
公众聚集场所要绘制安全疏散示意图,张贴在每个房间的明显位置,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可以按安全疏散示意图的指引顺利逃出火场。
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
2005年6月10日汕头市华南宾馆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1人死亡。大楼一共有三个出口,除了中间的主楼梯之外,在南北两头分别还有一个紧急出口,而且这三个出口都能够直接通向楼顶的天台。有些人对内部结构不熟悉,不敢跑出来,或者跑出来找不到疏散通道。逃生的人当中,有不少就是因为熟悉环境,迅速跑到天台上暂时避开了浓烟,最后得到营救的。
因此,当人们进入陌生场所时,尤其是商场、宾馆、影剧院、歌舞厅等公共场所,要留心看一看周围环境、灭火器的位置,寻找安全门、梯、查看有无加锁,熟悉逃生路径,以便遇到火灾能及时疏散和灭火。
经验告诉我们:当到一个陌生环境时,应养成先熟悉环境,了解通道的习惯。只有警钟长鸣,居安思危,时刻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
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入住进11层客房时,先在门口观察了周围环境,了解了疏散出口的位置。当夜里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而住在其它房间的几位朝鲜客人对环境不熟悉,发现楼道已被烟火封锁,就开窗跳楼,结果不是摔死就是重伤。
三、迅速撤离
意识到火灾发生的人们习惯于认为火灾严重性并不大,而且会花一些时间去寻求证实火灾的严重性。证实之后,人们依然要救护自己的同伴、亲友、子女、寻找财物。
2004年7月28日浙江平阳县辉煌皮革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死亡18人、重伤12人。当时许多工人正在三楼干活,突然停电了,大家都以为是换电,过一会电就会来了,就都坐在那里等。直到靠近楼梯口的人闻到了皮革燃烧后的味道,才知道着火了,此时浓烟已经逼近三楼,无法逃生了。
火场逃生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烟火围困时,或者出现如突然停电等异常情况时,千万不要迟疑,动作越快越好,切不要为穿衣服或贪恋财物延误逃生良机,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
美国消防人员作过一次模拟测试:点燃一只废纸篓后2分钟,感烟探测器报警,约3分钟起火房间达到致死温度,同时,楼内充满有毒气体;约4分钟楼内走道便被烟火封堵而彻底无法通行。结论是:除去未及时发现起火等原因耽误的时间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仅仅有1至2分钟,根本由不得你穿衣和抢救财物,根本由不得你从容不迫。
2005年12月25日晚11时左右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檀岛西餐厅酒吧发生火灾,报警后3分钟消防车到达火场,5分钟后火被扑灭,救援速度很快,整个过程仅有10分钟,但却造成26人死亡。
1994年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火灾,造成233人死亡。现场总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建筑物四壁采用涤纶布和棉面交织布用木条上下两端钉压式装修,大量可燃装饰材料使火灾发展迅速。经专家在舞厅废墟墙上用同样的装饰布模拟实验证明,布点燃后只需10.9秒即蔓延至棚顶。由此可以得知,包间的墙角装饰被引燃后只需2—3分钟火焰就可进入大厅,再需10秒钟,即可窜上吊顶。吊顶为三合板,5分钟能达对面墙的边缘。地面靠墙可燃物及墙面下部装修被上面掉落的火先后引燃,从而会形成立体燃烧,进入猛烈阶段。
在火场上经常出现有人为顾及财物等贻误逃生的案例。一般地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自投罗网。
1999年11月12日,一场大火将南京火车站候车大楼全部烧毁。 在火灾中有一人死亡,其就是为了拿卖报纸的钱重返火场而葬身火海的。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从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逃生。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因为烟气会通过电梯井蔓延,或突然停电打不开而无法逃生。在选择逃生路线时,在打开门窗前,必须先摸门窗是否发热。如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他出口。如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在无数次清理火灾现场的行动中,常常可以找到死在床下、屋角、阁楼、地窖、柜橱里的遇难者。一场火灾后,一小孩失踪,人们在烧坏的电冰箱中发现了他的尸体,他是在慌乱中躲进冰箱内窒息而亡的。
四、标志引导
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门顶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逃生方向箭头等消防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逃生。
五、有序疏散
在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倒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而酿成群死群伤的悲剧。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
如果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它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在一幢单层280平方米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失火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涌向小门逃生。一人跌倒还未爬起,后面接踵而至的人便被绊倒,逃生者就人叠人的堵住了小门。火场上,死者呈扇形拥挤在门口处,尸体叠了9层,高1.5米,其景惨不忍睹。另一个门虽有1.8米宽,可着火前此门上栓挂锁,后来老板娘逃跑时虽然打开,但为时已晚,也仅从此门逃生6人。
2001年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8点18分,第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上了世界贸易大厦双子座的北塔,引发连串爆炸并且起火。十多分钟后,第二架客机撞击南塔,引起更大的爆炸和焚烧。一小时内,两座摩天大厦相继倒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恐怖袭击,共有6000余人死亡及失踪,其中更有60多人是我们的华人同胞。埸,夷为平地。
最令人难以想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奇迹,那便是在火灾中,世贸大楼里成千上万逃出来的人里,没有一个人说大厦里面出现过次序混乱;有人夺路而逃抢别人的生路;或有人被踩伤的事。在后来清理废墟得到的录音里可知,纽约消防队员中,有人上到了78层的高度,那里同样没有惊叫、哭喊或其他任何混乱的声音。
一位印度孕妇魏雅斯怀有7个月身孕自南楼第78楼安全走到地面,母女均安。事后她说,最令她感动的是,那样危急的情况下竟没有人互相推挤,或失态地哭喊,大家都沉默地彼此搀扶着一步步往下走。不少逃难中的同伴看到这位身怀有孕的妇女,都停下脚步来帮助她。
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2005年6月10日汕头市华南宾馆特大火灾造成31人死亡。阿美在宾馆二楼KTV上班。死里逃生的她向记者介绍:“我们住在宾馆的四楼。起火时我们很多姐妹都在房间里睡觉,客房的服务员根本没有通知我们。还是一个在宾馆外面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的,但当我打开房门时,满楼道里都是烟了。我们很多人都来不急穿衣服就往外逃!”据阿美介绍,当时她们的房间睡着12个女孩,最后逃出6个人。宾馆二楼KTV上班的女孩共有100多名,她们多数都在夜间上班,白天则睡在宾馆内。火灾发生时,她们多数人都在房间里睡觉。阿美说:“如果客房的服务员早给我们打个电话,死的人肯定会少很多!”
六、注意保护
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因违章电焊发生火灾。火灾中死亡的309人全部是由于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窒息而死。
火灾的受害者大部分是因有毒有害气体窒息而死。因此,烟雾可以说是火灾第一杀手,如何防烟是逃生自救的关键。研究表明,烟雾的主要成分是游离碳、干馏物粒子、高沸点物质的凝缩液滴等,火灾中的烟雾不仅妨碍了人们从火灾中逃生,还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
而现代建筑,无论是家居还是宾馆、饭店、商场,人们总喜欢装饰豪华, 但几乎所有装璜材料,诸如塑料壁纸、化纤地毯、聚苯乙烯泡沫板、人造宝丽板等均为易燃物品,而且这些化学装饰材料一旦燃烧,就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并随着浓烟沿走廊蔓延,通过楼梯、电梯、垃圾道、竖井,形成“烟囱效应”,蔓延至楼上各层。
2005年12月25日晚11时左右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檀岛西餐厅酒吧发生火灾,造成26人死亡。该酒吧使用了大量易燃材料装修,且坐垫、墙上吸音棉等都使用海绵,着火之后,这些装修材料散发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窒息和死亡。
火灾中会产生大量的氢化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烟雾的传播速度:水平方向0.8m/s,垂直方向3-4m/s。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28%时,人在3分钟内即可窒息死亡,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3%时,人只需吸入几口就可以致命,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0%时,也会很快致人死亡。
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实验表明:一座燃烧的房子距地两英尺的地方温度为华氏200度时,5英尺处为华氏500度,而天花板为华氏800度。也就是说接近地面的温度仅是天花板温度的1/4。
研究者指出:在一个关上门窗的房间里,一只枕头燃烧所发生的烟气量就足以让一个壮汉死于非命——如果他醉酒、沉睡或不知所措的话。
有时烟害并不立即夺命。1987年3月21日,江阴市勤丰村村民徐建的个体眼镜厂失火,这是一幢车间、仓库、住处混在一起的3层建筑。人们从烟火中奋力抢救出6名“打工妹”,她们没有严重外伤,但一个个神志不清。送到医院后,6名姑娘中有5人因赛璐珞等物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中毒过重死亡,幸存的一名陈姓姑娘,也成了什么都不知道,只会用无神双目呆望天花板的废人。
逃生者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走廊楼梯间才能离开危险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
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口罩、帽子、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叠几层,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险。
实验表明,一条普通的毛巾如被折叠了16层,烟雾消除率可达90%以上,考虑到实用,一条普通毛巾如被折叠了8层,烟雾的消除率也可达到60%,在这种情况下,人在充满强烈刺激性烟雾的15米长的走廊里缓慢行走,没有刺激性感觉。同时,湿毛巾在消除烟雾和刺激物质方面比干毛巾更为优越实用,但注意毛巾过湿会使呼吸力增大,造成呼吸困难,因此毛巾含水量通常应控制在毛巾本身重量的3倍以下为宜。
2007年3月13日晚9时许,广西融安县铁路家属楼一居民房起火,独自一人在家睡觉的6岁儿童东东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从睡梦中惊醒,发现满屋子都是烟雾还闪着阵阵火光,马上意识到起火了,忙拖起一床毛巾毯跳下床,顾不上找拖鞋,就用毛巾捂住口鼻,朝房门口冲去,并大声哭喊“起火啦、救火”。事后,人们问起东东怎么知道用毛巾捂鼻子、嘴巴逃生。东东说:“我在电视上看见过消防演习里面的人就是这样逃生的。”
从浓烟弥漫的通道逃生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因为烟雾较空气轻,一般充满空间的上部,而贴近空间地面的一般都是可以呼吸的空气层,即使贴近地面的空气层中含有烟雾,但也是越贴近地面,烟雾会越淡,这对逃生的人越有利,能为逃生者提供相对多点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延墙壁边缘逃生,以免迷失方向。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背后的门,减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如果房内有防毒面罩,逃生时一定要将其戴在头上。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如果来不及脱掉可就地翻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如附近有水池、河塘等,可迅速跳入水中。如人体已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七、借助器材
当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个楼层而脱离险境。如没有绳子也可将窗帘、床单、被褥、衣服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浸湿。
吉林中百商厦火灾中被困人员利用布条自救。
福建厦门集美区涌泉工业园内一制衣厂因车间电路短路造成火灾,大火和浓烟将16名员工堵在了三楼办公室中,这些员工却从容不迫地接好布条绑在办公室桌子和空调架上,垂落到地面,然后一个个顺着布条滑至地面逃过了这场劫难。
2004年6月9日北京京民大厦火灾现场,楼内的人用床单结绳逃生。
2005年6月10日汕头市华南宾馆特大火灾造成31人死亡。消防官兵在清理火场的时候发现,造成重大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逃生常识,31个遇难者还是有很多逃离火海的机会。在三楼四楼每间客房里都有窗帘,发生火灾的时候如果把窗帘拽下来,然后打成结当作绳索自救,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但是火灾中没有人采用这种方式,有的干脆直接跳下去,造成伤亡。
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可考虑利用建筑的阳台、屋顶、落水管等脱险。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
2004年7月28日浙江平阳辉煌皮革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死亡18人、重伤12人。当时在三楼上班的黄清清,在浓烟逼来,无处逃生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她看到窗口有根塑料管,手抓着塑料管滑下来了,到了下面碰到前面下来的人,除了脚被划伤,身上并没有烧伤。
八、慎重跳楼
跳楼是造成火场人员死亡的又一重要原因。无论怎么说较高楼层跳楼求生,都是一种风险极大不可轻取的逃生选择。但当人们被高温烟气步步紧逼,实在无计可施,无路可走时,跳楼也就必然成为挑战死亡的生命豪赌。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做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万万不可盲目采取跳楼等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美国“9.11”世贸大厦火灾,跳楼死亡者不计其数。
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楼房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三四楼高和更高处,因为距地面太高,没有任何保护手段地往下跳死亡的危险性是相当大的。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1985年4月18日夜,哈尔滨市当时最高、最豪华的15层高楼天鹅饭店,因美国旅客安德里克酒后卧床吸烟引燃被褥而发生火灾,重伤7人,其中外宾4人;死亡10人中,外宾6人,这10名死者,有9人是跳楼摔死的。
当时,他们都住在起火层11楼。起火后,楼梯通道已被烟火封锁,房间也侵入大量浓烟,9名旅客慌乱中不及思索,就从窗口跳出,落下的垂直高度约28米,如此之高,生望渺茫。而被逼到窗外的还有9名中外旅客,他们同样是受不了高温浓烟的侵袭,但他们却没有仓惶跳楼,他们从窗子爬到窗外,手攀窗台,脚踩突出墙面仅10厘米的窗沿,壁虎般贴在墙上,而他们头上的窗口还在向外喷着浓烟。他们始终没有松手,没有跳楼,坚持到消防队员冲进火海,强行攻入房间的时候。这些被浓烟逼到窗外但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终于拣回了生命。
2004年5月18日栖霞区的红马酒楼火灾造成4人死亡。一人在跳楼时当场摔死,2人从楼上跳下性命垂危,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4人及时跑上了5楼的平台,被消防队员用云梯救下。
如果被火困在楼房的二层或较低楼层,一般4层以下,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或短时间内得不到救助,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再手扒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着落在柔软物上。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蓬、草地等地方跳。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
九、暂时避难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顶等待救援,或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当实在无法逃离便应退回室内,设法营造一个临时避难间暂避。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大厅断电,疏散逃生无组织无秩序,局势混乱,人员拥挤,造成326人葬身火海。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看到舞台上方的纱幕布起火后,立即拉起比自己小4个月的表妹跑往通道,钻进厕所,结果大难不死。当事后人们问起他时,他说看过电视里的消防知识竞赛,火灾发生时厕所里没有易燃物,火势无法蔓延因而就相对安全。
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应关紧房间临近火势的门窗,打开背火方向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将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用毛巾、床单等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麻袋等难燃物品,防止烟火入侵,并不断地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降温,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同时可以把淋湿的棉被、毛毯等披在身上。如烟已进入室内,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
1983年4月,黑龙江哈尔滨市发生一起罕见的特大火灾,持续11小时,延烧5条街。过火处居民楼大多化为瓦砾废墟,但其中一户人家幸免于难。当时他们发现烟火封住楼梯,就紧闭门窗,防止烟气窜入。同时把被褥洒上水,蒙在木门上,随后便不断往上泼水,最后把鱼缸里的水都用上了,结果大门始终未被高温烟火引燃,顶住了烟火的进攻,保住了性命和家产。
1997年1月29日湖南长沙市燕山酒家发生火灾,39人死亡。 火灾中一些旅客凭借自己掌握的消防常识,战胜了死亡的威胁。住在燕山酒家518房的张家界永定区某派出所的王大平、盛勇两人发现起火后想冲出去,却发现烟火早已将通道封死,马上返回房间,将门关好,并用水打湿被子,堵住了房门,防止了烟火的侵入,然后在窗口鸣枪发出求救信号。
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呼救待援。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手机,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手电向外报警。
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既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也可防止房屋塌落时砸伤自己。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着墙壁摸索前进的。
十、生还者忠告
鲁正直,西安某招待所火灾中死里逃生者。他谈到:“起火时楼内乱成一锅粥,我开门一看,走道里楼梯口到处是红烟,就赶紧关上房门。这时只有少量烟雾从门缝里掺进来。同房间其他人主张跳楼,我不让跳。因为过去我亲眼见过一个供销社着火,火不大却把一些人胆子吓破了,有人抓住床单当降落伞跳楼当场就摔死几个。隔壁房间的李习敏从4楼窗口就
跳了下去,幸亏被一楼遮阳棚挡了一下,没丢命,可他从额角到脑后头皮撕裂,事后缝了十几针。楼梯被烟封,跳楼又行不通,怎么办?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猛地我灵机一动,让同伴们赶紧动手,将床单、被罩等都撕成宽布条结结实实系成一条由窗口到达地面的长绳,准备拉着绳子滑落,刚准备好,消防车到了,于是我们就守在房内不到万不得已不从窗子出去,结果不一会火就灭了,烟也慢慢小了下来。事后我们看到楼面上竟搭着几十条这种长长短短、花花绿绿的长绳,它们使140多名旅客安然脱险。”
2007年2月4日1时40分,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一家商铺发生火灾,17人遇难。 36岁的范非夫妇,没有受到任何烫伤。初中毕业的范非说,儿时他无意中从一本小人书上看到的一句宣传语,最后救了他的命。 “家里起火不要怕,大人小孩顺地爬”。当他明白他们已陷入一场可怕的火灾中时,烈火和浓烟到处都是,已无任何退路。 他先是在底下吸了口气,“蹲下来,才有空气。”范非说。他先是一口气憋着,拽了老婆疯狂地往楼梯口跑,大概10多秒钟后,到了烟比较淡的地方,又继续吸了口气,就这样,憋一口气跑一段,直到街上。
1999年12月26日3时许,长春市夏威夷大酒店地下一层的洗浴中心发生火灾,造成20人死亡。25日21时从鞍山到长春来的高先生一行5人在洗浴中心沐浴、过夜。沉睡中听见有人大喊:“着火了!”。高先生醒后,第一个动作是唤醒其余4位同伴。他看一下手表,指针指在4时02分。这时他们休息的大厅没有火也没有烟。同伴们醒后,大家一起冲向更衣室,每个人以最快的速度穿上衣服,刚想穿上鞋时,浓烟已扑进了更衣室,随即室内一片黑暗,灯灭了。四十多岁的高先生此时分外冷静,他抓住同伴们说:“快往浴室里跑。”更衣室和浴室仅一门之隔,他们跑了进去。浴室里面没有火,但也进了不少烟。
差不多同时,一名女服务员捧着一支蜡烛跟了进来。跑进浴室的共有9人。大家关紧了浴室的门,开始了有序的自救,快速把浴巾用水浸湿,堵在门缝上,然后找来一根圆珠笔,用笔尖一点一点地把缝隙塞严实。两个人“留守”,不停地用水冲淋门,其余人寻找出口。地板被掏了个洞,天花板也被撬开了,终于发现有一个排气扇的通风口。大家相互搀扶着爬进天花板。可是被焊得牢牢的排气扇所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拆卸下来。这时大家大汗淋漓,感觉到呼吸不畅。高先生忙提醒:“少说话,慢呼吸。”
烟越来越浓了,高先生一直没有停止用手机四处求救,他先后拨打电话119、120、110和市长公开电话,告知情况和方位。一直坚守在门口向门冲水的小伙子被浓烟逼得无法忍受,不得不退了回来。大部分人躲进了浴室中最里侧的蒸汽浴房,因为它的门是耐高温玻璃钢制作,较之另一间桑拿浴房的木门密封性强,但是大家没有忘记,继续用浸湿的浴巾塞紧门缝。这时是凌晨5时30分。大家相互鼓励着、等待着。6时10分,消防队员冲进来,把他们背了出去,9个人大多已神志恍惚。但是他们都活了下来。
高先生说,以后去一些陌生的公共场所,一定有必要先察看一下疏散的路径,当险情发生时,不能慌,不要乱,要想办法自救,坚持到最后一刻就是胜利。这是劫后余生的人的经验。
在同一起火灾中逃生的刘姓电工说,带一根手电真是太重要了,他以后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带上。在日本宾馆的每个房间里,都备有一根手电,旅客一旦碰上火灾、地震等灾难,可以用此照明逃生。
总之,我们在灾难面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地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结合实际环境状况,积极地创造生存的机会,选择有效、安全可靠的逃生方法脱离险情。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瑞明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