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遇到喜庆之事,像儿女婚嫁、盖房上梁、乔迁新居、经营的店铺开业,都要燃放鞭炮,以示喜庆吉利。特别是农历的除夕、新年的元旦、正月十五等,鞭炮声充满寰宇,带有普天同庆的味道。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生动地描绘了新年贴对联、放鞭炮的热闹情景。
燃放鞭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燃放鞭炮从何时开始,鞭炮又是由谁发明的呢?
爆竹,又名爆仗、炮仗,称鞭炮是宋以后的事。从《诗经·小雅·庭燎》中,我们可读到这样的诗句:“庭燎晰晰,君子至止。”庭燎,是古人将竹子、草或麻杆,捆绑在一起燃放使夜晚耀如白昼,有照明与驱邪的作用。这可能是中国燃放爆竹的雏型,距今已两千多年以前了。古书《周礼》有岁终驱疫鬼即“驱傩”的活动。汉代,燃放爆竹,也为了驱鬼辟邪,时间在正月初一。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说,深山中有山臊(后人称山魈),人接触到它,往往染寒热病。它好偷人食盐来吃虾蟹,遇见它“人尝以竹着火中爆州(形容声音)而出,臊皆惊惮。”南朝梁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也说:正月初一“鸡鸣即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山魈怕爆竹,民间便将山魈演变成一个叫“年”的怪物,年年从海里爬上岸来害人,后来它被一个穿红衣的小孩燃放爆竹吓跑了。这样除夕或正月初一燃爆竹驱邪,就渐成一种习俗。
开初的爆竹只是用火烧竹子,使之燃火发声。随着纸的发明与广泛使用,加上炼丹家逐渐发现硝、硫磺与炭是易燃物质。到唐代,爆竹的燃放发展为人们将一支长竹竿点燃,或将一串串竹节挂在长竹竿上燃爆,当时被称作“爆竿”。唐诗人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药王”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最早记叙了把硝石、硫磺、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创造火药的“硫磺伏火法”。火药用于爆竹也就逐渐开始,最初是将火药装入竹筒里燃放,后改进为用卷纸裹火药来燃放,爆竹也改名为“爆张”或“爆仗”。到宋代,不仅纸制爆仗兴盛,而且烟花成为节日必需之物。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南宋宋孝宗时,元宵节夜晚在宫中一次要放烟火百余架。到明代,藩王、权贵之家,节日也以放烟火来争奇斗胜,促使爆竹烟花规模、花样不断翻新。
李畋(tián),一说浏阳大瑶(浏阳南区)人,或说醴陵富里镇麻石村人,一说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麻石人。他生于唐元和十五年(820),传说他曾师从孙思邈采药炼丹,用火药做成了花炮。他将此方传授给当地花炮工人。并逐步改进爆竹,由竹筒改为纸筒,火药由黑药而为白药,并由单一爆竹产品发展为各种烟花礼炮。推动了烟花爆竹业的发展,到明代浏阳操此业者达30余万人,宋代浏阳人在县城田家巷建李畋先师庙,每到四月十八日,李畋诞辰,香火甚旺。
2006年3月,在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发现了爆竹祖师李畋的木制雕像,像为李畋用一根木棍在竹筒做爆竹的形象。上栗人认为李畋的故里在萍乡上栗麻石村,据《唐史》记载,唐贞观19年(645)皇帝得病。上栗麻石人李氏畋用爆竹替唐太宗除妖驱邪,使龙体康复,李畋因此被封为“爆竹祖师爷”。唐宋以来,上栗已成为爆竹烟花生产中心,产品远销国外。民众为纪念李畋,于明洪武三年在上栗南街的佑圣观立“爆竹祖师李畋之神位”,如今萍乡市在上栗建起了“李畋公园”。此外,过去的鞭炮业有的还供奉祝融、华光大帝、观世音、孙思邈以及无敌火炮将军等。
中华民族发明了火药,更多地却是用于生产与生活,特别用于娱乐,这显示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天性。如今烟花已燃遍了全世界,节日里腾起的烟花是和平与发展的象征,祝愿全世界驱邪避难,万事吉祥!清李声振《爆竹》说:
一声爆竹除残腊,换尽桃符逐祟回。
且缓屠苏守岁饮,听他万户镇天雷。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