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国际减灾日

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将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通过决议,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结束后,联大通过决议,决定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工作计划,推动各国采取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危害。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再度频繁发生,包括缅甸遭热带风暴袭击、中国汶川地震、美国和印度遭遇洪水、非洲之角面临旱灾等。此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自然灾害将更加难以应对。根据联合国2008年8月公布的一份报告,全球一些地区在今后几十年中面临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干旱、洪水、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其中东南非、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风险最高。最贫穷国家和缺乏抗灾经验的国家将成为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者。因此,从长远来看,全球防灾和减灾形势不容乐观,各国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自然灾害的侵袭,许多国家也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的减灾十年倡议于1989年4月成立了国家级委员会——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初步形成了全民综合减灾的运行机制和工作体制。美国1964年遭受过海啸袭击,随后迅速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1965年起,美国倡导成立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由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6个环太平洋国家参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