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 灯
(散文)
·赵玉柱·
过了春节,原本就在家里过元宵节的,后来女儿的表哥打来电话说,他们要去贞丰亮灯,问我们去不去,还说他包了一部面包车。我一听有便车,这种好事哪里去找,急忙说要去。妻子和女儿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妻子有很多年未去给已故的父母亮灯了。
亮灯一说法,在辞典上没有专词诠释,但对元宵有注释,即:农历正月十五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所以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从唐代起,在这一天夜晚就有观灯的风俗。各方各俗,有猜灯谜的,有水上漂灯的,还有就是到坟头上给已故者亮灯的。总之,形式不一,但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共享元宵之乐。
一路上,三家六口人有说有笑,尤其是她表哥家的儿子,一周岁的他,鬼精鬼精的,板眼也多,一会儿呀呀学语,一会儿做出让大家捧腹大笑的怪动作来。
到了贞丰,已是7点过钟。一进女儿的表姐家,餐桌上早已摆满了十几个热腾腾、香喷喷的佳肴。大许是饿了的原故吧,大家等不及洗脸洗手,抓起筷子就开始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不住地评价她表姐的烹饪手艺。
妻子满脸喜悦,平时她在家话不多,这会话匣子打开似的,一直讲个不停。当然,说得更多的是她儿时的故事。
作为当姑爹的我,也只能是当好一名忠实的听众罢了,不时也附和几句。
到了很晚很晚,大家仍在摆谈,不知什么时候,屋子里静了下来,一会儿,便有人打起了香甜的鼻鼾声。
翌日清早,也就是正月十五这天,大家来到了贞丰的者相镇——妻子的故土。一下车,她二舅爹及其家人十几个前来迎接我们。她二舅爹如今办起了个水泥打砖厂,生意不错。在摆谈中,看到她二舅爹春风得意的样子,我却在想:全球金融危机,似乎一点都没影响他的经营,这兴许就是一个人的财运问题吧。
中午时分,为了抓紧时间上山亮灯,大家匆匆地吃了碗米线,就前往妻子家老祖宗坟头上去亮灯。
黔西南州的气候要暖和得多,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山花开得正艳丽,喜爱摄影的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景致,不停地、尽情地将大自然赋予的美景一股脑儿地采集到我的数码相机里。女儿说,她也照几张,待开学回到北京,与她的同学共享贵州的美好风光。
来到坟地,她二舅爹和她的两个表哥开始插香、点烛、烧纸,接着,大家分别给老祖宗烧香磕头,心里祈祷老祖宗保佑。
跑了几个时辰,翻越了几个山坡,老祖宗们坟头上留下了晚辈们深深怀念之情的足迹。我想,在九泉之下的先辈们得知晚辈们如此虔诚,如此孝道,他们一定会含笑九泉。
给老祖宗们亮完了灯,大家急急忙忙往回返。她二舅爹家着手准备元宵节晚餐。晚餐很是丰美,进餐中,大大小小三十多人,很是闹热。
吃罢元节饭,大家来到了她外公外婆的坟头上,点烛的,插香的,装灯的,七手八脚开始忙乎起来。尤其是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他们尽情地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虽然他们还不完全知道亮灯的真正含义,但他们心里一定明白,这是过节。
一阵的欢呼笑语,一阵的耀眼烟花,一阵的磕头尽孝,之后,大家渐渐散去。
在回来的路上,我回首远处望去,那漫山遍野的灯火,如星光,似不夜城,更若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