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载入中.......................
个人简介 [管理]
载入中.......................
博客日历
载入中.......................
最新回复
载入中.......................
博客留言
载入中.......................
文章搜索
友情链接
博客信息
载入中.......................

于融会贯通中寻突破,在坚守红线中求进步

吴杨云 发表于 2017-11-23 17:50:00

于融会贯通中寻突破,在坚守红线中求进步
网评员:吴杨云
一项安全规章制度,一个安全要求,可以挽救多少生命,可以保护多少财产,我们无法估计,因为其根本就是无价的。在这些铁的定律面前,改善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管理,是我们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然而,安全规章制度的出台都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和现实情况下产生的,适用于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现实情况,并非一成不变。作为一个企业,既要严守安全规章制度这根红线,又要面对现实情况下安全生产的难点,尤其是遇到按照规程无法组织生产的时候,我们是死守规程,还是违背规程冒险作业。这正是考验我们平常是否研究规程,做到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提高自身安全技术水平,做到于融会贯通中寻求突破,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地震勘探安全规程中写有这样一条规定,“严禁在电力线、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网30m以内打孔,实施爆炸作业。”根据这样一条规定,一个从事地震勘探的单位就不可能在一个电力网、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较为密集的地区实施地震勘探作业。因为现实的情况,满足了安全距离的要求,地震勘探就会因为“空炮太多”,采集质量就会出现“天窗”式的空白,无法满足地震勘探质量要求,更不可能提供合格的报告。
怎么办?突破安全规程,开展作业,面临着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一旦发生事故,项目负责人难以承担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后果。如果不突破安全规程,在技术方面又面临着无法交账的困境。在技术要求与安全规程相悖的情况下,笔者单位安全部门与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认真分析了一番《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中“严禁在电力线、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网30m以内打孔,实施爆炸作业”的制定背景,查询了相关技术解释,认为,当时的规定是在丘陵、平原地区,用汽车钻机打水孔,用1kg炸药激发的情况下制定的。当时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汽车钻机机身较高,通常有3m左右,立钻后钻架加机身足有4m多高,当时的通用电力线距地面只有4.5m高。如果地震勘探的炮点位置距离电力线较近,施工时很有可能在放下塔架时发生触电事故;二是在水孔中用1kg炸药激发,炸药爆炸后形成的冲击破和压缩波将会把孔内的爆炸线冲出来,并且冲击高度超过30m,如果炮点距离高压线不足30m,很容易发生触电;三是地震勘探用电雷管激发,电雷管对外界电源、电磁场和射频电比较敏感,如果炮点距离电力线较近,受电磁场的影响,包好雷管的药包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四是炮点距离房屋较近的话,孔中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对房屋有破坏影响。
现在的情况是,工作区在山区,成孔工具一般用风镐和洛阳铲,成孔设备工具较低,二是通过近几年的不断试验,成孔深度在3m以上,下药后用碎土将其埋实、压沙袋,炸药爆炸后井口不起飞溅物,不存在电力线附近触电的可能。三是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个孔中采用小药量(如0.5kg炸药)间隔装药,不仅可以减少冲击波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加孔中应力波的作用,既可以满足地震勘探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减少炸药激发后对地下管网、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四是关于电磁场、射频电对电雷管的干扰,可以通过实验和检测等手段,检测电雷管距离电力线的有效安全距离。
通过这样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他们制定了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成捆炮线的一头接上电雷管并将其短路,然后用厚木质盒将电雷管放在盒中,由一个人用30m的绳索将其拖住,在有电力线的地方转一圈,查看电磁场对电雷管的干扰强度,如果雷管不会爆炸,说明工作区内电磁场对电雷管的安全性能不会有影响;二是在炮点距离电力线小于30m的范围内,制定危险区域内的安全防范措施实施监护作业,负责落实安全措施,比如用洛阳铲成孔,做到提杆卸杆,预防触电,另外考虑到电磁场对采集质量的影响,严禁在电力线正下方成孔,应距离电力线10m以远;三是所有距离电力线、建筑物和地下管网不足30m的炮孔,其深度应适当加深,一般为5m为宜,装药采用小药量(如0.5kg炸药)间隔装药,双雷管激发,间隔物为黄土碎土,间隔间距2m左右,四是下好药后,用碎土埋实,并扣压沙袋,确保安全;五是距离炮点30m内炮线应绞断一股,其接头之间保持20cm的距离,当接线员把炮点线接好后,然后退后到断头附近将其接住,预防早爆误爆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样的分析、对比和试验,笔者单位安全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共同攻克了困难地区、复杂地区地震勘探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不仅保证了安全生产,而且在技术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尝试。
人们常说,艺高胆大。如果我们能够从作业基本原理、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等各方面严密论证其行为是有效且可靠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安全规程方面实现突破,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成为安全技术领域里的开拓者和规章制度的研究修订者。于融会贯通中寻突破,在坚守规章制度的红线中求进步,应是我们每个安全生产管理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