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常见昼、夜班频繁转换,由此人的昼夜节律也频繁颠倒。而夜间人体的机能水平降低,环境自然光度大幅度下降,工作中的光照条件也远不及昼间,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大。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夜班工人的严重差错比昼班工人大五倍,严重事故发生率大40%。
人的昼夜节律,即昼间人体的机能较好,各种生理活动增强,出现体力、记忆力最佳状态,有利于人的学习、工作。夜间人体的机能变差,各种生理活动水平下降,有利于促进人体进入休眠状态,消除疲劳。据学者的测定,人的昼夜节律每天只能推迟一小时,一般约须一星期左右人的昼夜节律才能颠倒过来。又据英国学者的实验,约有38%的人的昼夜节律不能颠倒,即这部分人较难适应夜间工作。人体改变睡眠习惯本身也足以引起疲劳。据学者的测定,昼间的睡眠效果仅及夜间的26%。
夜间人体机能水平降低,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视力下降。
人的夜间视力比昼间下降50%以上,识别物标的视角显著增大,在昼间一般只需0.5°-1°即可看清物标,而夜间的最小视角则达到10°-30°。从明处走向暗处,人的视力的恢复,一般约须2-3分钟,发现和识别物标的距离大为缩短,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大为降低。
二是体力下降。
夜间人体消化功能放慢,食欲减退。这也是许多人在夜间未养成加餐、进食习惯的一个原因。如果夜间工作,极易造成人体热量补充不足,能量储备减少,导致动用体内“生理储备”,使血糖降低,血管收缩,体力下降。
体力下降,也影响人体的爆发力和协调性。人体良好的爆发力是应变操作所必需,所谓“眼到、心到、手到”。否则,难免顾此失彼,“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夜间人的空间知觉下降,而且参照物暗隐,也影响人体的协调性,一旦遇到意外,易失去重心而失控。在港口夜间作业中一些因“失足”落水的淹溺死亡事故,也大多与此有关。人体协调能力的降低,也直接影响人的反应系列、思维系列和动作系列三者的协调性。这也是夜间人体易发生差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脑力下降。
夜间人的脑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睡眠不足。昼间的睡眠条件和环境远不及夜间,难以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人体一天体能的补充,还须要通过睡眠去补偿,一旦睡眠不足,人的脑力下降是比较明显的。而夜间视力负荷增大,也加大了脑力的消耗,加上夜幕笼罩,如果调节不当或缺乏经验,人的情绪也难以振奋、活跃起来,这也是导致人的脑力不足的另一个原因。
现代科学揭示了人的疲劳,起源于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人的生命运动与活动,都是在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细胞的调控下进行的。人的脑力一旦不足,势必影响人的记忆力,导致在人体的反应系列中出现动作失调,行为失准等。人的脑力、体力消耗到一定的限度,大脑皮层便转入抑制状态,产生“疲劳感”一系列症状,继而出现困倦、瞌睡。当瞌睡降临时又会出现一股舒适感,使人不知不觉地瞌睡过去,因而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事故。
以上三条,是夜间人体体能水平降低的主要标志,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夜间人体较易发生差错的一些内在原因。生活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没有熬过夜的人是幸运的人。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节律性发生紊乱,对视力、肠胃及睡眠都造成影响,由此发生差错,引发事故。因此,正确和充分认识夜间人体机能水平降低的基本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进一步做好夜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如何对夜班进行科学安排,即要保障生产,又要兼顾劳动者的安全和身心健康,这不仅对生产的组织者是一种考验,对劳动者的心理素养也是一种考验。
- 上一篇:渴望像蝴蝶一样生活
- 下一篇:分享微观安全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