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期间,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非"公祭"莫属。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场次之多,恐怕是史无前例的。虽然清明已过,但公祭活动还远没结束。
公祭,祭拜先祖,以表达怀念之情,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无可厚非,是值得提倡的。但任何事物都应有一个度,超过了却未必是好事。现在公祭的主要问题是过多过滥。从层次来说,省里搞,市里搞,县里也搞,而不少地方还想往“国”字号上搞。从公祭的对象来说,从三皇五帝到才子名流,无论是史有其人,还是神话传说,只要有典可查,统统搬上了祭坛,就连颇受争议的武则天据说也榜上有名。
公祭,多么神圣而庄重的活动!现在却变的那么市俗。纷纷与古人攀亲,争相与名人结缘。有的地方为了争得“始祖故里”之称,不惜大兴土木,建豪华场馆。有的是肢解古人,多处公祭!唉!原本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公祭,竟演变成了一场你方祭罢我登场的闹剧。我就不相信,穿戴几件复古的服饰,演奏几段古典的乐曲,朗诵几句圣贤的名言,就算传承了文明,净化了心灵,提高了文化品位。
公祭,是要花银子的。你想想,修建场馆,组织排练,安排参观,现场维护,那样不得花钱。更何况各级官员的出席,专家学者的应邀,名星大腕的捧场,那钱能少花吗!我想,斥资百万、千万,不会是危言耸听吧。钱从何处来?“羊毛出在羊身上”,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有的地方为何对公祭如此上心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想其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公祭搭台,经济唱戏”。公祭是搞了,经济的戏唱的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也没人过问。二是为提高知名度,搞形象工程。结果呢,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奢华之风。
过多过滥的公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外,最大的弊端是带动了民间家族式的祭祖迭起和封建迷信的抬头,大修陵园已成蔓延之势。前两天焦点访谈就报到,有人竟把豪华陵墓修到了学校的大门口,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我想,这些过多过滥的、面目全非的公祭有关部门应该管管了。应该加强审批和管理,对那些重复的、没必要的、奢华的,要明令禁止。对那些必要的公祭,也应从简,也可以几年搞一次。如果把这些用于公祭的钱能集中起来解决一些民生问题,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