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父九十寿辰有感(杂感)
去年岁尾,我回辽西农村老家,喜贺父亲九十大寿。父亲在我们屯子,算是高龄了。他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却无怨无悔。除耳朵有点背外,身体还算硬朗。但他不像城里老年人,每天拿着小马扎到外面唠嗑,谈天说地,或打打麻将,搞搞健身。而我父亲,却把时间全搭在劳作上,房前屋后的园子,留下他的足迹,几亩大田,是他好去处。每逢夏季,扛个锄头,铲铲地,或拔拔草,哪块田缺肥了,哪块地苗长势如好,他一清二楚。似乎一辈子离不开生他养他的土地。老母过逝了5年,家里无人照料,他不到城里居住的儿女家安渡晚年,固守家园,并由我三妹照料。他为什么不到城里享清福呢?在我看来,他离不开那个屯子,离不开那片土地,离不开那个简朴的家。在城里工作的弟弟妹妹,时常回家,父亲总要从自家的地里摘些毛豆,或从园子里起些土豆、白菜、大葱,还有胡萝卜,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在他看来,我们的一切一切都是土地赐给的。他眷恋那片土地,就像眷恋他的子女一样。
时代变迁了,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城当了工人,好多农村变成了城镇,但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仍离不开农村的支撑,离不开土地的支撑,没有粮食,没有蔬菜,没有肉蛋,可能连起码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岂能有稳定的局面呢?比如,猪肉涨价波及了人民生活,有人开始骂娘了,更有人埋怨起农民来了。以我三妹为例,她是养猪专业户,最怕饲料涨价,最担心猪生病,但有谁了解广大农民的苦衷呢?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主要是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富民政策向农村倾斜,多给农民一些关怀,一些强有力的支持,一些实心实意的帮助,给农民创造宽松的生存和致富的条件。反过来,农村才成为城市大后方,提供发展生产力的物质条件!
我们为父亲举行简单的拜寿仪式,按当地习俗要磕上三个响头!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跪拜父亲,就是拜谢土地!视土地为金子,千万别把耕地都变成“水泥森林”,别糟蹋赖以生存的土地,那是我们的命根子,如果没有足够的耕地面积做保障,那全国人民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呀,我不禁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