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作)者至上
《劳动保护》2008年第10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劳动保护》创刊55周年专号。里面有征文获奖作品,也有纪念文章。但最惹我眼目的是“编辑心语”。乍开始,我误以为是给编辑亮相展示才华机会。待我细细品读,并不是那么回事,而是记录同读(作)者的往来,那份情,那份爱,那份友谊,都藏在字里行间,凡看了这期杂志的,会情不自禁发出一阵感慨,这就是中国名牌大刊的风采。在他们心里装着的是广大读(作)者。在我看来,读(作)者至上,用户第一,是《劳动保护》的宗旨,是倍受读(作)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比如我来说,都是退休的人,谁还把你看在眼里。《劳动保护》编辑却不是这样,而是对作者一视同仁,稿件以质量论优劣,刊发我很多文章。我最先接触的是王文尧编辑,他的热情诚恳和谦逊深深地感动着我,促使我探索“安全小说”的写作,并成为“安全文艺”的骨干作者。看看,我扯到哪去了,把话收回来吧,说说“编辑心语”吧!先说宁丙文的《志在安全》,通篇没有写自己,而是浓彩重抹在给我立传,我真有点脸红。张玲以聊天记录形式,写出编读之间的情谊,我仿佛看到《小船扬帆乘风波浪》,令人眼目一新。愚年编辑的“安全画廊”,可谓是沤心沥血,但他只字不提自己,而是把功劳记在作者身上,竟然念念不忘著名的摄影家李秀生、吴常云先生,还有漫画家史英赫先生。余茂君深入事故现场采访,平生第一次辗转“睡”在了锅炉房,耳畔响起“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还生命以敬重”,为生命安全尽绵薄之力。袁春贤道出了编辑心声:信心来自读者,可以这样说,没有读者,就没有《劳动保护》,正是同广大读(作)者同舟共济,才能续写“安全传奇”。林静的《以史为鉴挽救生命》别具特色,她特别留心编辑几起国外飞机失事的案例,有意识地加强了事故细节描述,对事故原因“刨根问底”,一颗螺旋顶杆上螺母的脱落,导致了事故发生。我国南方一家航空公司以史为鉴,加强隐患排查,查出螺母松脱现象存在。这家公司发来了感谢,一篇文章挽救几十人上百人的生命。李志华之所以喊出了《不辜负读者》,是因为她在偏远的省份能见到保存完好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劳动保护》杂志。令人感动是《友谊从这里开始》,社长、主编张力娜讲述她与云南省安监局张滇处长的友谊,并同九十年代初办班的40多名学员保持联系,他们大多是安全监管系统的干部,是《劳动保护》强大的后盾和支持者。还有周超、高玲、吕楠俊、王漩、龙建华、王鹏等撰写的文章,都离不开读(作)者至上。至此,我由衷地道一声:编辑朋友,我们真诚地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