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割舍的“太阳石”(散文)
依稀记得,18年前,《中国煤炭报》“太阳石”副刊发表了我的小说《新衣裳 旧衣裳》,还配发了《虫洞的意蕴》的评论。正是这篇小说,燃起了我创作欲望,催我走上了漫漫的文学之路。
我原在《北票矿工报》做记者,手头有很多生活素材,但如何虚构小说,并非易事,一篇千八百字的小说,常常写上几遍或十几遍,还觉得拿不出手,更别说给“太阳石”了。但我没有放弃文学,非但读“太阳石”,而且自费订了五六种纯文学刊物,参加多个文学函授班,非要整出个甜酸来不可。
1991年年初,因工作需要调出了北票煤矿。但我写小说的痴心未改。我也曾追过风,试写过言情小说,虽小有收获,但人物仍显苍白,连自己都看不上眼。我又“重蹈旧辙”,写我所熟悉的煤矿题材,写我的黑哥们,由于生活底子厚,人物鲜明,有10几篇小说和散文被《工人日报》刊登。1999年底,我所在的工厂改制,没到退休年龄,就打马回山了。但我仍坚持涂鸭,先给《中国化工报》写小说,后又转投《中国煤炭报》,因为我学的是采煤专业,曾在煤矿摸爬滚打了28年,那些活生生鲜灿灿的黑哥们形象,呼之欲出,凝聚笔端,仅从2005年开始,我的“安全小说”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劳动保护》、《现代职业安全》等报刊,发表了百余篇,去年,我写的小说《阳光的味道》,获得《中国安全生产报》征文二等奖,《老鲍捉鬼》荣获《工人日报》征文优秀奖。
千条江河归大海。我这个“游子”又被“太阳石”所接纳,所认可。我调动生活积累,走窑汉的影子无不从我脑海蹦出来,像毁容于矿难,丑陋残疾,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关叔,还有及时发现水情的老鲍、冒死报警的水娃,坚持质量第一的“一根筋”等都成了我小说的主人公,且能一一发表。我之所以,难以割舍“太阳石”,是因为《中国煤炭报》副刊上的作品,离我们矿工的生活最近,其艺术形象又都是熠熠发光的“太阳石”。为此,我自费订阅了《中国煤炭报》,便于更好地了解煤矿,激活生活素材,寻找闪光点,并永远置于煤矿的氛围之中。我曾多次去北票煤矿体验生活,将其血脉融化到举世无双的煤炭化石里面,从中寻觅到我的精神寄托,创作出适合黑哥们阅读的“煤味小说”或“安全小说”。
66岁的我,聊发少年狂,像愚公一样挖掘“太阳石”,塑造鲜活的黑哥们形象,涂抹生命的底色,以凸现其艺术魅力!
“太阳石”不朽!我心中的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