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习题(19)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习题(19)
一、工人患职业病事件
某年11月,某市某私人泥石厂发生一起大批工人患职业病事件。该厂4年前从某地招聘来数百人到厂做工,简陋的厂房里除了生产用的机器外,无其他任何设备。作业场所狭小,空气流通不畅。每天工作时间从5时至17时,中午只有30min的休息时间。工作时
单项选择题
1.该作业场所的灰尘主要属于( )。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混合性粉尘
2.该厂职工患病属于( )。
A.矽肺 B.中毒 C.石棉肺 D.职业肺癌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职业病目录:尘肺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中断的其他尘肺。
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多项选择题
1.粉尘的理化性质有( )。
A.分散度 B.溶解度 C.密度 D.软度 E.化学成分
『参考答案』ABCE
『答案解析』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分散度、溶解度与密度、形状与硬度、荷电性、爆炸性。
2.根据粉尘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有( )。
A.致纤维化 B.中毒 C.致敏 D.窒息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
(1)全身中毒性(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感应性(沥青粉尘);
(5)感染性(破烂的布屑、兽毛、谷粒附着的病原菌);
(6)致癌性(铬、镍、石棉及某些光感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尘肺。
3.该工厂应采用( )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
A.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
B.湿式作业 C.开放作业 D.佩戴个体防护用具
二、某旅客列车追尾事故
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在对某复线电气化铁路区段甲车站至乙车站间下行方向进行小半径曲线改造时,将埋设好的电务器材挖开,施工结束后未恢复,使其裸露在外,部分设备部件被路外人员拆走。由于设备不完整,导致信号显示不正常,显示为红色灯光。因损坏严重,电务值班人员经请示,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区间设备停用,停止基本闭塞法,改为非正常接发列车法。电务部门抓紧维修,但设备维修进度较慢。
当日19时52分,下行方向某次旅客列车运行到该区间,机车司机在接到可以通过该红色信号的指令后,将车载机车信号控制设备解锁,并以
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要求全力抢救伤员,用最快速度修复线路,恢复正常行车,认真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深刻分析事故原因,通报全路段,吸取教训,确保旅客列车安全。并立即指派主要领导带领有关人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经铁路部门全力抢修,该铁路区段上行线于次日5时46分开通,下行线于次日12时48分开通。次日晚些时候,受影响的旅客列车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单项选择题
1.在由基本闭塞法改为非正常接发列车法后,甲车站值班员应在( ),开通后行的客运列车近路。
A.前行的货物列车与后行旅客列车达到安全距离后
B.前行的货物列车整列到达乙车站后
C.前行的货物列车离开乙车站后
D.前行的货物列车在区间运行一定的时间后
2.机车信号的显示,应与线路上列车接近的( )的显示含义相符。
A.进站信号机 B.无线调度电话 C.出站信号机 D.地面信号机
多项选择题
1.旅客列车司机在接到指令可以通过该红色信号后,应( )。
A.注意瞭望 B.保持原列车运行状态 C.控制行车速度
D.通知车上乘客 E.与前方车站值班员保持联系
2.在采取非正常接发列车法后,当班行车调度员可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在甲车站待闭货物列车,先放行旅客列车
B.货物列车达到乙车站后,再放行旅客列车
C.将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均待闭在甲车站,等信号灯维修好后再放行
D.放行货物列车后再放行旅客列车,及时与两列车司机联系
E.让旅客列车司机与货物列车司机联系,使两司机能够控制前后列车距离
3.在自动闭塞的线路区间,对列车运行正确的论述是( ).
A.信号显示为绿色,列车在该信号分区按规定的速度运行
B.信号显示为白色,要求司机保持速度通过
C.信号显示为红色,禁止列车进入该信号分区
D.信号显示为黄色,要求司机进入该信号分区后减速行驶,注意瞭望
E.信号显示为黄色和绿色,要求列车正常速度运行,司机注意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