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辽西秋韵
辽西秋韵 文/孙守仁 秋高气爽,仰望瓦蓝瓦蓝的天空,再环视周围的自然景观,我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慨:辽西的秋天并不比江南逊色。 我的家乡在辽西,山连着山,岭连着山,像搓衣板似的丘陵地带。不像南方,小桥流水人家,鸟语花香。说起家乡的秋天,很是有韵味的。我站在山岗上,俯首远眺,眼前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波涛起伏,飒飒作响,多像沙场秋点兵;再仔细辨听,耳畔飘来了奇妙的乐曲。声音是庄稼叶片之间互相磨擦而发出来的,时而高吭,时而低语,恐怕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都演奏不了。或许,我听出来了,那是一首绝妙无比的“丰收曲”。 我从东坡走下去,一穗穗苞米棒子牵去我的视线,我用手量量,嗬!有尺半长,用鼻子嗅了嗅,有一股米香,直袭肺腑。我仿佛又吃到了苞米面大饼子,黄黄的,表面有一层油,背面有一层嘎渣,很是好吃。我刚想看看前面那块地,大豆有意叫住了我,豆荚炸开了,蹦出一颗金灿灿的“珍珠”,我捧在手心,被艳阳一晃,那颗“珍珠”放射夺目的光,我欣喜地看着,或许,我对其再熟悉不过了,黄豆可以做豆腐,还可以炸油。妈妈在世时,曾用豆面掺在苞米面里,贴的大饼子,既暄腾又香甜。我再往前走,是一片红高粱地,不知她是害羞,还是天生脸就是红的,高粱粒之间,聚在一起,抱成一团,像个金字塔。如果南方的朋友看到后,肯定很奇怪,原来辽西也产红高粱呀!尤其是夏天,盛上一碗瓦凉瓦凉的高梁水饭,再来上一盘小葱拌豆腐或是烧了几条小干鱼,在我看来,那是一顿很爽口很惬意的佳肴了!可能我太在意苞米、高梁还有黄豆,却冷落了那片谷子。谷子齐刷刷地低着头,我扫了一眼,很想说,干嘛那样谦逊,老是低着头。再仔细瞧瞧,原来是饱满的谷穗压弯了腰。人们对于小米不陌生,抗战时期,陕北的小米养育抗日战士。然而,辽西的小米,比延安小米更胜一筹,做出的米饭,黄灿灿的,老远就嗅到一股香味,吃上一口,口感特好,肉头,能撑破肚子。据说这里的小米,曾作为清廷贡米和建国十周年中南海特供品! 辽西的秋天,是瓜果梨桃成熟季节。山上果园栽有大枣、梨树、苹果树、山楂树等,弥漫一股股果香。中秋节前后,大枣上市了,当我走进枣园,那是一番别样的景象,一株株弯七裂八的枝杈上,却结满了“红珍珠”,红艳艳的,吃上一个,酸甜可口。辽西朝阳大枣远销京城,尤其是孙家湾大枣,很出名呀!苹果树岂能叫枣树给抢了风头,艳阳下,一枚枚大红苹果,像一盏盏红灯笼,十分诱人,若是品尝一口,很是有胃口。一般国光放到春节前后,口感特别好,以前,家家户户都贮苹果。如今不同了,到超市随时可以买到黄元帅、富士和国光等。 山里秋色分外美,迷得我神魂颠倒。天渐寒了,树叶黄了,榆树叶居然变红了,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由于光照的角度不同,色彩也不尽一样,层层叠叠,红黄交错,美不胜收。满坡满岭山枣树,红玛瑙一样山枣缀满了枝头,红艳艳的,我不免摘上几颗,放进了嘴里,赫!又酸又甜,煞是开胃。这里的山峦,遍地是宝,有山杏、山榛子、红磨、草磨,还有飞禽走兽…… 都说辽西是十年九旱的地方。在许多人看来,这里的秋韵,无非是秋风飒飒,漫天的黄沙,黄草凄凄,其实,这里并非那么荒凉,山峦早已披上了绿妆。我生活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是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乡,还是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这里有闻名国内外的古生物化石群,地下有金、煤、铁、镍等矿藏。前不久,中央一套热播电视剧《中国地》,非但取材于辽西朝阳,而且还在朝阳拍了很多外景,通过电视可以看到辽西的崭新风貌。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辽西的确是个好地方,这里的秋天,是神来之笔勾勒一幅幅红黄相间的画卷,那红的是高梁和苹果,那黄的是苞米、谷子和大豆,还有那黄土地。尽管我不是画家,但家乡的秋韵醉在我心里,美在我脸上。 辽西的秋,经霜过露,晶莹剔透,喜得我唱着一支秋歌,把我的喜事全部告诉给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