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市建设局、安监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对滇池草海隧道坍塌现场进行调查,初步调查发现:
侧墙顶板同时浇筑引发坍塌
25日凌晨零点30分左右,昆明三环闭合工程,下穿滇池草海隧道LY17标段(K20+150-200米)一段刚刚浇筑好的顶板,由于侧墙爆模,导致数百平方米的顶板发生坍塌的事件后,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对此事展开调查。有关领导表示,将严查白布遮挡垮塌现场、朽木作支架,以及是否赶工期等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处理。
现场目击:
顶板弯曲钢筋被全部清除
25日下午两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滇池草海隧道LY17标段坍塌现场,前日覆盖坍塌现场的白色塑料布已经被撤掉,4台挖掘机以及二三十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清理现场。在隧道西侧,电焊工正在切割弯曲变形钢筋;在中间隔墙的顶板处,钢筋工正用破碎棒敲打松散的混凝土;在隧道底部,挖掘机正在破碎那些已经凝固的混泥土,然后装上货车运走。
除了西边部分侧墙还残留着弯曲的钢筋外,50米长、13.5米宽的顶板塌陷后,弯曲的大小钢筋已经被全部剪断。“由于凝固的混凝土中还残留着很多钢筋,破碎起来非常地麻烦。”在现场指挥施工的一工头告诉记者,顶板塌陷后,大量弯曲变形的钢筋都夹杂在混凝土中间,必须先将这些混凝土完全破碎后,再用挖掘机从隧道里面挖起来运走,这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施工,清理现场的混凝土。
事故调查:
事发前侧墙一块模板已爆裂
26日下午,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的有关领导和施工方的负责人再次来到现场,组织指挥清理坍塌的混凝土。“我们将严查白布遮挡垮塌现场、朽木作支架,以及是否赶工期等问题,会对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处理的。”交通运输局的副局长陈勇表示,事故发生的当天,他们就接到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汇报,包括市建设局、安监局、质检站、交通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先后赶到现场,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当场就调走了监理方的日记、台帐等与该标段所有相关的材料,质检站也对施工的一些材料取样做检测。经过初步的调查发现,主要是施工方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顶板与侧墙是同时浇筑的,当发现侧墙的一块模板爆裂后,工作人员在检查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才导致大量的混凝土从爆模处泄漏掉,造成整块模板的坍塌。
侧墙、顶板浇筑应有一定间隔期
“侧墙浇筑完毕后,还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等混凝土凝固后才允许浇筑顶板的。可能是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在时间上就未按照要求操作,间隔的时间就不够。”陈副局长说,侧墙和顶板分开浇筑的话,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或者等侧墙凝固后,达到一定的坚硬程度后,再进行浇筑顶板就不会发生坍塌的情况,但施工方在时间上间隔不够,还未等到侧墙凝固,就开始浇筑顶板,自然就造成侧墙承受的压力过大,出现坍塌的事情。但他表示,这也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即使侧墙和顶板同时浇筑,只要侧墙的模板不发生爆裂也不会出现顶板坍塌的情况。
善后:今日中午前清理完坍塌混凝土
事发后,施工方曾用白布遮挡坍塌现场,陈副局长表态,他们将组织人员严查此事,一旦查实的话,针对情形轻重与否,将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查处。并且告戒施工方,事情发生后,一定要认真对待,客观面对媒体,把事实真相告诉大家。
至于工人所说的“钢管发软(弯曲)”的问题,陈副局长表示,脚手架钢管在受到压力后,肯定会弯曲变形,如果钢管不弯曲,顶板也不会发生坍塌。在LY24标段用“朽木作支架”的问题上,陈副局长称,这是不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要监理的目的就在与此,一旦发现问题后,就即使纠正处理。但LY17标段是否使用过朽木做支架,将及时调查处理此事。
据了解,塌陷的混凝土在27日中午前将全部清理完毕,然后请相关部门来做鉴定,并请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出一个处理方案,对周边建筑也要做相关检测,然后重新施工。“此次坍塌不会影响到整个草海隧道的施工安排,以及最后的通车时间。”陈副局长说。
各方说法
施工方:朽木与垮塌标段没有联系
昆明元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兴表示,施工方用白布遮挡坍塌现场,是怕记者拍摄后,报道出去会对公司的声誉会造成影响。而阻挡记者进入坍塌现场的原因主要是,事情发生后,一些相关的政府部门领导都没有到场,所以就不能让记者先进入现场,何况他们是封闭式施工,除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外,工地是禁止任何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的。
高兴表示,被监理方指为“用朽木作支架”的LY24标段,距离发生塌陷事故的LY17标段之间相隔距离还很远,因此“朽木作支架与坍塌地段没有任何关系。但也是公司下一步整改的重点。”高兴说。
“此次顶板坍塌,至少造成了上百万元的损失,这个损失该由谁买单呢?”很多工人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高兴则称,损失是造成了,但相比整个工程几十亿元的投资额来说,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何况当初他们已经把损失降到最小的程度,应该不会达到工人所说的上百万元的损失。因为具体的修补方案还没有出来,所以这次事故具体造成的损失有多大,还没有计算出来。
工人:两施工班组互指应担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从工地上分别负责搭建支架和水泥浇灌的班组那里,听到了引发此次事故的两种“版本”。
“出现坍塌主要是支架不牢固造成的。”打混凝土的工人说,在这种工程中,架子工所干的工作非常重要,只要哪一个扣件没有拧紧,或者任何一根钢管松动,都会造成整个工程出问题,即使浇注完毕的工程,随后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而架子工则称,他们是严格按照要求和施工程序搭建的支架,不存在质量和不牢固的问题,而且搭建支架的时候,施工方和监理都在现场指挥检查,不合格的地方都会立即纠正。“顶板坍塌的主要原因就是泥工用力过猛,打振动泵才将模板打爆裂的,造成整个顶板塌陷,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泥工承担。”针对这些班组的争论,施工方表示,隧道顶板坍塌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之中。至于责任承担的问题,等事故调查清楚后,该由谁承担的就由谁承担。
当事人回忆
受伤工人:“工友把我从混凝土里救出来”
在此次事故中,施工方和相关部门都多次强调,隧道的顶板坍塌时,没有造成任何的人员伤亡。但现场的保安和工人都证实有两名工人受伤,正在住处休息。昨天下午,记者在河尾村老年公寓附近的工棚里面找到了两名受伤的工人,两人都是腿部和脚部受伤,正在工棚里面休息。
“根本就没有把我们打工的放在眼里!”53岁的李秀华说,自己是重庆万州人,去年9月份才从上海来到昆明。李秀华说,在工地每天干10个小时的活,工资是每天78元。如果晚上加班干通宵的话,从头天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就算一天半的工资。
“这段时间为了赶工期,浇筑混凝土时,天天都在加夜班,整个人都是昏头昏脑的。”李秀华告诉记者,他是负责刮混凝土的,等混凝土打好后,用铝合金板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光滑。
25日事故发生时,10多个工人都打完了混凝土,已经回到了中间的隔墙位置上。他和另一名工友余新权正在负责最后一小块混凝土,突然看到光滑的混凝土表面上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窝”,一看情形不对,正准备离开时,整个顶板都垮塌了,他的右脚就陷到了钢筋里,脚部被紧紧地夹住,后来被工友从坍塌的混凝土里救了出来,随后被送到医院去治疗。经过检查,幸好骨头没有受伤,只是有软组织挫伤,医生让他回去休息。
39岁的余新权也是重庆万州人,去年9月份从老家来到昆明,在工地上负责打混凝土。事发时,他和李秀华在一起干活。“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顶板就塌陷了,我就滚落到隧道下面去了,幸好只是腿上和手臂有些擦伤。”余新权说。
李秀华和余新权表示,他们受伤后,至今公司领导也没有来探望过他们,这让两人颇有微词。
昆明元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兴说,因为两人的伤势很轻微,只是一些软组织受伤和皮肤的擦伤,所以不能算做伤者。按照医生的嘱咐,让他们休息一段时间后,完全恢复好了再上班,但在这段时间里,工资是一分钱也不会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