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今日话题 安全法规
易安评论 工伤保险 下载中心

安全技术 安全评价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事故案例 安 全 月

职业健康 原创大赛 易安商城
生活安全 安全文艺 展会信息

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上海政府回应3个避难所建设的猜想           ★★★
 
上海政府回应3个避难所建设的猜想
作者:四川在线…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8 8:48:15
 
    核心内容:上海市民防办秘书处副处长杨庆华近日正式回应:“大型避难所的建成时间选择2012年为节点,只是上海市在制定相关规划时提出的一个近期目标。”
 

    一个月前,上海东方卫视在新闻时段末尾插播了一则短讯:“2012年前上海要建成三个临时避难所,可以供避难30天以上。”此后数日内,这则不足15秒的新闻视频被网友四处转载。

    上海要遭遇什么大灾难?和电影《2012》描绘的末日灾难有关吗?民间议论沸沸扬扬。网络调查:“2012”和“避难所”两个关键词是否存在暧昧关联,超过70%的网友“宁可信其有”。

    针对种种传闻和疑问,上海市民防办秘书处副处长杨庆华近日正式回应:“大型避难所的建成时间选择2012年为节点,只是上海市在制定相关规划时提出的一个近期目标。”上海地震的发生概率相当小,但灾害性事件仍有可能发生,比如强对流天气、水电气系统损坏带来的突发事件、厂矿化工企业有害气体的泄漏,甚至火灾等,需要有应急避难场所来保证公众安全。

    上海防灾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罗奇峰表示,虽然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但科学分析数据表明,灾害发生频率没有超过一年两次的标准值,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不过,公众的灾害危机意识提高是一件好事。”

    不仅是为了应对地震

    汶川、海地、智利以及玉树,地震在中国百姓心中已成敏感词。与智利地震相比,海地的地震强度其实并不大,之所以造成灾难性后果,是因为发生在大城市,且建筑不抗震。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秦建业说:“地震发生没有变得更活跃,但因为人口比过去密集,尤其是在中心城市,杀伤力远远超过以前。”

    上海的建筑基本设防烈度7度,已符合国家标准。罗奇峰解释说,“对上海来说,小震是6度,大震是8度。小震50年一遇,中震475年一遇,大震1200到1600年一遇。”

    秦建业说,只要合理使用新建筑,同时对老建筑抗震加固,上海这样的城市可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但建设避难所并不取决于城市本身可能发生多少灾害。“一旦灾害发生,是否有足够的躲避场所来容纳城市人口。”复旦大学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系教授滕五晓说,“安全场所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城市建设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

    一块避难指示牌也有用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近日表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000亿-3000亿元人民币。2008年全球发生15起损失等于或高于10亿美元的自然灾害,其中3起发生在中国。

    近年来,国内中心城市纷纷建设避难场所,但和中心城市的人口数量相比,这些避难所的容量远远不够。罗奇峰认为,比起新建“大型一级避难场所”,更应利用好原有的可供避难场所。城市中开阔的公园、草地、中小学操场等,只要配以供水、供电、卫生等基础设施,就可迅速成为良好的应急避难场所。

    罗奇峰建议:“小型避难场所建设可以因陋就简,不一定要达到大型一级避难场所的指标。有的场所,哪怕就是只树立一块避难场所的指示牌,附近居民看了也会觉得安心,因为指示牌既是防灾警示,也是政府对居民在遭受灾害时的安置预案的一个体现。”

    让志愿者遍布城市

    2009年,上海市民防办对该市应急避险、疏散安置场所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共有5000多处场所可以用作临时避难和短时间安置,总共可容纳约1700万人。到今年年底,上海市民防办将为那些基本达到避难所要求的场地树牌。到2020年,上海的中心城区将建成一批完善的大型避难所,其中改造场所占主要部分。

    下一步,民防办把加强民防、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列在了首位。上海市民防办公室副主任王沪鹰说:“灾害发生的头30分钟被称为‘黄金30分’,这段时间内群众性的自救和互救比来自外界的任何救援都要更及时、更有效。”在汶川地震中,统计数据表明,从倒塌的建筑中生还的共84000多人,80%以上是依靠自救和互救生还的。“未来,希望懂得自救、互救的志愿者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国内城市避难场所

    相关链接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作为避难场所已建成,目前还有20多个规划中的应急避难场所

    深圳:已拟定了城市避难场所专项规划方案

    西安:今年3月底,西北地区面积最大、档次最高的单建式人防工程开工,2012年9月建成,可避难6万人

    上海:去年新建大连路绿地,作为全市第一个试验性大型地震避难场所,可容纳8000多名市民避难

新闻录入:蓝泽    责任编辑:蓝泽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没有了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京ICP备09026624号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06011321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